聚焦2025年吉林省民政工作要點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人民網長春2月12日電 據吉林省民政廳網站消息,近日,吉林省民政廳印發了《2025年全省民政工作要點》。2025年全省民政工作將著力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著力提升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事務、社會治理工作水平,加快推動吉林民政政策制度體系、服務保障體系、監督管理體系、社會參與體系建設。
多維度推進養老服務體系建設
實施新時代“銀齡行動”,打造“銀齡吉行”品牌。組織開展養老產業博覽會、旅居養老推介對接等活動,助力銀發經濟發展。加強基層老年協會建設。提高高齡老年人生活津貼標准,做好發放工作。推進吉林市、延邊州國家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試點。
要點提及,年度新增失智照護床位不少於500張。支持公辦養老機構維修改造及設施完善,鼓勵各地積極為經濟困難的空巢、留守、失能、殘疾、高齡老年人以及計劃生育特殊家庭老年人提供集中托養服務。做好經濟困難失能老年人等群體集中照護服務工作,確保6月底前轄區內符合條件的老年人願住盡住。加強養老服務隊伍建設,聯合人社部門開展養老服務技能人才培訓專項行動,全面落實《關於建立養老(孤殘兒童)護理員獎勵制度的指導意見》。
繼續推進老年助餐服務,全省新建改建合作助老餐廳和助餐點1000個,實現鄉鎮、城市社區全覆蓋,採取有效措施解決助老餐廳可持續發展問題。推動“十五分鐘”養老服務生活圈建設,年底前不少於60%街道建有綜合嵌入式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加強居家老年人巡訪關愛工作,實現獨居、失能、高齡等8類人員信息採集率和月巡訪率兩個100%。完成7000戶以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
健全縣、鄉、村銜接順暢的三級養老服務網絡建設,加強縣鄉社會福利服務中心升級改造,完善全托、日托、上門服務等綜合服務功能。持續推進農村養老大院(互助站點)建設,完善農村養老大院助餐及其他服務功能。探索推進加強邊境地區農村養老服務工作,逐步完善養老服務設施。
構建全面社會救助網 聚焦弱勢群體保障
制定《吉林省剛性支出困難家庭認定辦法(暫行)》,全面開展低保邊緣家庭和剛性支出困難家庭認定工作,推動低保擴圍增效和發展型救助幫扶,加快構建覆蓋全面、分層分類、綜合高效的社會救助格局。繼續提升保障標准,確保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准不低於上年度當地城鄉低保標准的1.3倍。鼓勵有條件的地區開展輔具租賃服務和困難重度殘疾人照護服務。
健全低收入人口監測平台,整合社會救助經辦服務、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等系統,實現預警信息的接收、下發和推送相關部門,以及核實處置結果上報、各部門核實處置結果反饋等功能,形成閉環運行機制。加強政府救助與慈善幫扶銜接,推動社會救助政策向低收入群體延伸。
實施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精准保障,按時足額發放孤兒基本生活費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補貼,做好孤兒助學助醫工作。強化兒童福利機構精准化管理、精細化服務,高標准完成遼源、四平等地兒童福利院新建和改擴建項目。進一步提高省孤兒職業學校教學和綜合保障水平。加強收養業務建設,依法辦理收養登記,落實孤殘兒童回歸家庭政策。進一步推廣和深化“專業社工+兒童主任”精准關愛工作模式,抓好困境兒童關愛服務國家試點、兒童福利工作省級培訓和督導活動等項目落實。繼續推進流動兒童關愛保護行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質量提升三年行動、農村留守婦女困難群體精准關愛幫扶行動。
(以上均為資料圖片)
優化殯葬、婚姻、救助服務
持續深入推進整治殯葬領域腐敗亂象專項行動,推動修訂《吉林省殯葬管理辦法》,制定殯葬服務收費指導性意見,細化國家關於涉遺體、骨灰處置和網絡祭掃平台等管理辦法的落實措施。研究出台節地生態安葬獎補辦法,推廣遼源市綠色節儉安葬模式。
加強信息化建設,啟用新版婚姻管理信息系統,加快推進紙質檔案電子化進度,實現婚姻登記“全國通辦”。推廣長春市朝陽區、二道區經驗做法,推進婚姻登記機構增點擴面進商圈、進景點,打造“婚登+”產業融合新模式,積極發展甜蜜經濟。
繼續深化國家和省級救助管理區域性中心試點,適時推廣長春科技賦能街面巡查做法。持續開展“寒冬送溫暖”專項救助行動。開展“6·19”救助管理機構“開放日”活動,大力宣傳救助管理政策,加強流浪乞討等臨時遇困群眾的基本權益保障和維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