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吉林頻道

讓抗美援朝精神在吉林大地永放光芒

2024年10月29日16:02 |
小字號

74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高舉保衛和平、反抗侵略的正義旗幟,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一道,歷經兩年多的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

烽火歲月,吉林兒女肩負著祖國和人民的重托,奔赴戰場,保家衛國。楊寶山、王景洲、關崇貴……這些被世人銘記於心的吉林籍英雄們,在抗美援朝戰場上頑強作戰,構筑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豐碑,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軍人英勇無畏、一往無前。

時光流轉,抗美援朝精神依然在新時代吉林大地上綻放光芒,熠熠生輝。吉林省始終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將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關愛抗美援朝老兵作為一項神聖的使命,通過舉辦各類活動、走訪慰問、解讀政策等,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對英雄的敬仰,在全社會大力營造尊崇和關愛老兵及家屬的濃厚氛圍。

走近老兵,記錄吉林大地英雄贊歌

為講好紅色故事、賡續紅色血脈,省委宣傳部、省退役軍人事務廳、省軍區政治工作局、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連續六年組織開展吉林省“尋訪老兵足跡、講好英雄故事、傳承紅色精神”主題宣傳活動,搶救性挖掘整理參戰老兵為建立和保衛新中國拋頭顱、洒熱血的英雄事跡。各級媒體記者累計刊播稿件3000余篇,老兵事跡轉載量超過300萬次,廣大文藝工作者創作近萬余幅(件)藝術作品,營造了尊崇英雄、尊重英雄、學習英雄的良好氛圍。

“挖掘整理抗美援朝功勛老兵事跡,是一件刻不容緩的急事要事,更是一次追根溯源的精神洗禮。”省退役軍人宣傳中心工作人員說。“與時間賽跑”,這是挖掘老兵、記錄老兵故事工作中,工作人員最常說的一句話。“為歷史留念,為老兵留影,老兵的故事需要傳承。”

講述老兵,展示吉林大地英雄風採

在吉林省“喜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兵心永向黨”主題文藝作品展展區,老兵王振余認真地欣賞著藝術家以老兵為原型創作的雕塑。“總要有人去打仗,不把敵人打敗,我們的家人就永遠過不上太平日子。”每當王振余回憶起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故事時,總是感慨萬千。

傳承是最好的紀念,奮斗是最深的緬懷。為了讓英雄的精神在青年心中生根發芽,吉林省多部門聯合開展“慶祝新中國成立75周年·講好紅色故事、培育時代新人”主題實踐活動,共收到全省各地大中小學校推薦演講視頻作品260余件。學生們用生動的語言,真摯地講述著一位位老兵的感人故事。這些故事不僅展現了老兵們的崇高精神,也讓更多人了解到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激勵著廣大青年學生以老兵為榜樣,努力學習,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力量。

關愛老兵,致敬最可愛的人

吉林省下發《關於建立全省在鄉重點優撫對象醫療保障體系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讓老兵心中暖意融融。連續24年舉辦“愛心獻功臣”送醫送藥送健康活動,累計派出軍地醫療隊310余支,為12萬余名在鄉老兵提供醫療服務。

家住吉林省扶余市的老兵顏士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時受傷,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症嚴重。隨著年齡增大,顏大爺的腰出現局部麻木、疼痛等症狀,行動不便。經過省裡“愛心獻功臣”醫療隊的專家治療,效果明顯,這讓他喜笑顏開。

一直以來,吉林省退役軍人事務部門堅持用心、用情、用力幫扶退役軍人,開展“致敬抗美援朝英雄”主題活動,共計慰問幫扶534人,投入資金53.4萬元。全省各級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採取召開座談會、入戶走訪等形式,將慰問金和慰問信送到受助對象手中,及時傳達了黨和政府以及社會各界對退役軍人的關心關愛。

來源:吉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

(責編:馬俊華、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