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創新為要,提升人才競爭力(大家談·向著教育強國奮進②)

2024年10月18日09:09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為牽引,著眼提高創新能力,優化高等教育布局,完善高校學科設置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和拔尖人才培養。”本期大家談,我們選刊3篇來稿,關注高校在師資建設和人才培養上的創新探索,為提升人才競爭力獻策支招。

  ——編  者  

  

  強化體制機制支持保障

  劉  儉

  哈爾濱工業大學建校百年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賀信中指出,希望哈爾濱工業大學“在教書育人、科研攻關等工作中,不斷改革創新、奮發作為、追求卓越”。著眼提高創新能力,我們把准高等教育的角色定位和使命任務,在教育理念、體系、制度、評價、治理等方面深化改革探索。

  培養高水平人才,離不開體制機制的保駕護航。我們堅持“穩、引、培、評”並舉,持續打造戰略人才力量。比如,優化實施啟航學者計劃、青年科學家工作室建設項目,助推優秀青年人才快速成長﹔創新實施未來英才計劃,選拔優秀本科生作為預留師資。又如,為營造人才成長良好環境,學校持續推進多元評價改革,創新推出教師基本工作量與關鍵業績相結合的考核方式。一系列有溫度的舉措,助力大批人才脫穎而出。

  建設具有強大人才競爭力的教育強國,高校大有可為,也理應大有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高校方能更好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我們將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校戰略,筑高筑牢人才高地,努力為國家發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作者為哈爾濱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

  

  完善人才選拔培養模式

  陳  琳

  招生工作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開端環節。根據統一部署,全國許多高校持續開展基礎學科招生改革試點,選拔培養有志於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受到社會廣泛關注。

  人才成長有其規律。工作中,我們充分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因材施教,探索建立長周期培養模式。選拔上,建立多維度評價體系,既重視學習成績與創新潛力,又開展品德修養方面的考察。教學中,實施“每生一導師”制度,提供個性化指導,確保每個學生的學術興趣與職業規劃得到精准匹配。面向實踐需要,我們搭建交叉育人平台,以項目制吸引富有科研志趣的學生參與,培養復合型人才。這些舉措,有利於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從實踐看,個性化選拔、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對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人才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展望未來,我們將繼續深化拔尖人才貫通培養機制,通過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改革,為學生搭建全鏈條成才平台,助學生各展其才。

  (作者為南京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主任)

  

  推動產教融合科教融匯

  馬萬清

  高校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人才第一資源、創新第一動力的重要結合點,必須深化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及方式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努力培養造就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

  何謂拔尖創新人才?主要指能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服務行業轉型升級和產業重大需求,基礎寬厚、專業精深、創新活躍、具有家國情懷和國際競爭力的人才。一方面,我校深度參與陝西秦創原創新驅動平台建設,支持科研人員與企業、研究院所交流合作,提升科研成果轉化效能。另一方面,以陝西先進制造、文化旅游等產業集群為依托,打造跨學科合作交流平台,提升學科發展對產業發展的貢獻度。以科技發展、國家戰略需求為牽引,探索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發展新路徑,堅持學用結合、學以致用,人才施展拳腳就擁有了更廣闊的空間,發展新質生產力也就有了持續不斷的智力支撐。

  人才培養需要高校竭盡所能,也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協同育人。緊密對接產業鏈、優化布局專業群、積極拓展就業面,推動產業發展、學科建設、教育教學融合互動,必能培養更多符合行業需求、推動產業發展的高級應用型人才與復合型人才。

  (作者為西安工程大學黨委書記)

  《 人民日報 》( 2024年10月18日 05 版)

(責編:王帝元、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