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我和長春共奮斗
“吉林一號”用最佳姿態帶你“看”世界
開欄語: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又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征程指明了前行的方向。而長春,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也在時代的浪潮中砥礪前行。在此之際,長春市委網信辦聯合人民網,開啟“向‘新’而行·我和長春共奮斗”專欄,旨在探尋在國家發展的大背景下,長春如何抓住機遇、乘勢而上,扎實推進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攻堅行動,圍繞“3轉、4強、7新”現代化產業體系謀劃布局,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一中心、五高地”,展現每一個奮斗者與長春同呼吸、共命運的拼搏歷程,讓我們一同走進這段波瀾壯闊的奮斗之旅。
就在不久前
位於長春新區的
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對外發布了
世界首個高清全球年度一張圖——
“吉林一號”全球一張圖
該圖是從690萬景“吉林一號”衛星影像中
精選的120萬景影像制作而成
累計覆蓋面積達1.3億平方公裡
實現了除南極洲及格陵蘭島外的
全球陸地區域亞米級影像全覆蓋
具有覆蓋范圍廣、影像分辨率高
色彩還原度高等特點
而你知道嗎
每30分鐘就有一顆
“吉林一號”從我們頭頂飛過
“欲窮千裡目,更上一層樓”
“吉林一號”就像人類放在太空中的天眼
可以俯瞰全球的每一個地方
傳回更多的高清影像
而目前
多數“吉林一號”都在50多萬米的高空運行
從如此遙遠的距離俯瞰地球
“看”得准
“看”得清
就是遙感衛星的“看家本領”
這些飛行在廣袤太空中的“星星”
如何精准地“看”向地球?
關鍵在姿態軌道控制
衛星姿態是決定衛星各類應用功能
和工作模式的基本要素
准確地描述姿態
精確地控制姿態對衛星任務的實現至關重要
而做到這一點很難
在長光衛星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有這樣一群人
每天與“星星”打交道
范林東就是其中之一
作為衛星型號副總師
姿軌控制研究室主任
他工作就是研究衛星姿態軌道控制
讓衛星按預定軌道飛行
保障衛星在轉動的過程中
保持正確的姿態
將鏡頭精准指向地球的同時
規避太陽對鏡頭的照射
“吉林一號”是如何進行衛星姿態軌道控制的?
范林東作出了解釋
“首先要描述衛星姿態”
衛星進入到太空就如同宇航員到了空間站裡
沒有上下的概念
所以要知道衛星當前的姿態
以及衛星同地球、太陽的相對位置關系
“其次是進行姿態控制”
衛星繞著地球飛行時
要把帆板對准太陽才能充電
拍攝時鏡頭要對准地球
而軌道控制是指衛星繞著地球轉時
隨著軌道的高度越高
大氣的密度會越來越低
空氣以原子的形式存在
會形成阻力讓衛星下墜
這時就需要通過推進
或噴氣式姿態調整裝置把衛星抬高
“衛星去拍攝地球時
飛行的相對速度達每秒7.5公裡
這就需要我們持續提升指向精度還有穩定度
這樣我們的圖像才能越清晰
能拿到的航天信息、數據才會越豐富
對商業航天、光學遙感的
應用價值就會越高”
范林東是山西人
2016年從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控制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
“當時國內做商業航天很少”
於是走出校園的他來到了長光衛星
在范林東心裡
除了衛星的姿態控制要穩
對待工作也是要穩扎穩打
“隻要知道了技術的本質是什麼
理論上具有可行性
剩下的就是不斷地克服困難與挑戰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從一箭4星到一箭41星
如今
“吉林一號”已成功發射22次
實現108顆衛星組網
每天可以對任意目標重訪35—37次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亞米級商業遙感衛星星座
范林東對長光衛星和
我國商業航天領域發展前景
充滿信心
“未來,我將繼續穩扎穩打
深耕科研
推進創新技術向先進生產力的成果轉變
為數字中國建設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讓更多的‘吉林一號’飛向太空
‘看’向地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