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嶺:辦好社區“小食堂” 做實民生“大文章”

近年來,公主嶺市聚焦群眾關切,扎實推進社區食堂建設,堅持“政府引導、社會化運營、公益屬性、綜合監管”的經營原則,以服務保障社區老年人就餐需求為重點,通過科學布局、擴大供給、長效保障,提高老年助餐服務的可及性和普惠性,以“小食堂”托起民生“大福祉”,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臨近中午,走進嶺西街道華宇幸福社區的幸福食堂,扑面而來的就是濃濃的飯菜香味,食堂裡坐滿了前來用餐的居民。
正所謂“人間有味是清歡”,一碗飯菜,自古便承載了幸福和溫暖。社區創辦百姓家門口的“食堂”,讓居民們品嘗到了幸福的“味道”。華宇幸福社區成立於2021年5月,常住人口15471人,社區堅持以“黨建引領”為主線,以“為民服務”為根本,堅持“共建共治”路徑,統籌整合資源,聯合華宇集團為轄區群眾精心打造了幸福食堂,解決老年人吃飯難的問題。同時,社區還成立幸福學堂,為轄區學齡兒童提供自習室,減輕了上班族家長教育、管理孩子的壓力,讓“一老一小”更有歸屬感、幸福感,為居民搭建“溫暖港灣”,在精准服務中有效激活基層治理的“神經末梢”,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切實提升基層治理服務效能。
飯菜飄香傳遞家的溫暖,幸福食堂盡享幸福食光。每天中午,家住鐵北街道東窪社區的張阿姨都會和老伴兒一起來到社區的幸福食堂裡吃飯,說起這裡的伙食咋樣,老兩口可是最有發言權的了。
鐵北街道東窪社區現有總人口3945人,其中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1213人,老年人佔比超過30%,是典型的老齡化社區。社區從解決老年人最關心、最迫切的用餐問題入手,設立了幸福食堂,滿足老年人一日三餐用餐需求。東窪社區幸福食堂佔地面積146.96平方米,設置“敬老專席”,食堂可容納40—70人同時用餐,餐廳對老年人、低保戶及殘疾人推出了優惠用餐政策,切實解決“做飯愁、吃飯難”問題。幸福食堂不僅是家門口的助老餐廳,同時也為轄區老年人提供閱讀、鍛煉、康養理療等活動場地,打造鄰裡共享空間,構建養老“幸福圈”,助力幸福社區提檔升級,讓居民們盡情體驗家門口的便利和實惠,充分感受社區大家庭的溫暖。
鐵北街道建華社區幸福餐廳成立於2024年6月21日,佔地面積495平方米,可容納80人左右就餐。餐廳以轄區60周歲以上老年人為服務主體,重點兼顧生活困難、獨居、失能、高齡老年人等特殊群體,每日提供早、中、晚三餐,同時聯合轄區黨員干部和“三長”為老弱病殘提供送餐服務。在菜品設置上,餐廳充分考慮居民用餐需求,保証菜品豐富多樣,營養均衡,在烹飪過程中注重少油、少鹽、少糖,保証飲食健康。幸福餐廳還推出一系列優惠活動,讓居民“暖胃”又“暖心”。
除了老年人來社區幸福食堂就餐外,還有一些年輕人也會到這裡用餐,從“老齡”到“全齡”,建華社區全力辦好群眾滿意的暖心食堂,促進服務便利可及,辦好民生實事,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品質。
“好吃不貴”是居民們對金融社區“紅心敬老餐廳”最多的評價和最大的肯定。餐廳於2023年8月正式運營,根據老年人的飲食特點制作菜品,每周更新菜譜,每餐提供12至16種菜品,60-89周歲享受優惠折扣,每餐不超過10元,90周歲以上免費用餐。餐廳為老年人開辟“愛心通道”並設有專用就餐區,老年人可優先取餐、用餐,減少等候時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