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東北全面振興的“吉”式書寫

霍文博
2024年03月21日08:3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斯雄的散文集《長白九章》(吉林人民出版社)傾注著作者對白山鬆水的一片深情,該書通過9篇散文與吉林省9個市州形成對應關系,用生動的細節和動人的故事,講述東北全面振興的吉林故事。

  《長白九章》採用特指與泛指相結合的方式,將“豐滿水電站”“查干湖”“瑪珥湖”等具有鮮明地域屬性的特指性事物提煉出來,讓讀者感受到吉林地方風物的獨特魅力﹔泛指性的“粉雪”“人參”“二人轉”“玉米”“燕麥”等事物,在與特定語境相關聯時也被賦予強烈的吉林文化屬性。意象的特指與泛指點面結合、相得益彰,共同構建起別具匠心的“吉”式書寫體例,鮮活展示了吉林生態樣貌和可持續發展成果。

  《長白九章》深挖吉林符號標識。《鬆花江上話“搖籃”》將目光聚焦於“一址雙壩”,將豐滿水電站概括為生態電站、創新電站、自強電站和振興電站,通過水電站病壩治理展現“中國制造”智慧。《粉雪之鄉》用“冷資源”轉換為“熱資源”的比喻,詳細闡釋“熱效應”如何生成、冰雪經濟活力如何釋放,講述“白雪換白銀”故事。《走向餐桌的人參》從東北物產的深度開發入手,呈現人參從藥用到食用、用途日益廣泛背后的工匠精神。作者用敏銳的眼光察覺到新時代東北全面振興過程中品牌意識的強化。

  《長白九章》解碼吉林文化基因。吉林悠久綿長的歷史文化滋養著吉林人樂觀豪爽的性格,為東北全面振興提供強大而堅實的精神支撐。有感於此,斯雄在《四訪查干湖》中,以飽含深情的筆觸記錄了查干湖的滄桑變遷和以冬捕為代表的漁獵文化,對人與自然的“兩不負”進行了生動詮釋,道出“惟其如此,人與大自然都能得償所願,成就出彼此的相依與歡喜”的哲理。在《不舍“二人轉”》中就事論理,闡明文化的雅與俗並非對立關系,其多樣性讓生活充滿生機。《溥儀的另類“皇宮”》剖析近現代吉林錯綜復雜的歷史,強調銘記歷史、正視歷史的重要意義。

  《長白九章》重構吉林風物意象。當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理念深入人心,這是作者關注的焦點。在描摹吉林風物時,斯雄將目光聚焦在“水”“土”之上。《黑土地上玉米香》托物言志,雖以尋常的玉米為書寫對象,但揭示了吉林千裡沃野之上,玉米種植如何與大眾飲食健康、養生理念緊密相連。其背后隱含著吉林人民保護黑土地的辛勤付出,承載了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推進農業現代化的使命和責任。《燕麥的精神》通過燕麥,強調人類在改造自然的同時也在改造著社會和自身。《瑪珥湖畔》講述“水”的變遷史,用詩化的語言復現水光的旖旎,傳達“水,是大自然的恩賜,固然難得﹔人類的珍愛與保護,其實更為關鍵、更加可貴”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斯雄落筆白山鬆水,將無形的一腔熱忱化為有形的《長白九章》,動情謳歌吉林人民的執著探索,以“吉”式書寫為讀者帶來東北全面振興新篇章。

  (作者單位:浙大城市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

(責編:馬俊華、謝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