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丨肖晞:構建立體聯動的國家安全教育體系

國家安全教育是維護國家安全的柔性力量和先導力量。自2015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將國家安全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以來,教育部先后將國家安全納入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學生核心素養培育范疇以及國家課程目標和內容體系中,國家安全教育愈發為全社會所重視。
近年來,國家安全教育主體多元化、內容豐富化、形式多樣化趨勢更為明顯,如何進一步整合提升國家安全教育效能,需要對國家安全教育進行再審視與再思考。國家安全教育的本體論是什麼?為什麼要開展國家安全教育?如何更好開展國家安全教育?回答以上問題,需要從公民權利與義務的角度破題、從人民安全的角度切題、從學科建設的角度解題,探索並構建立體聯動的國家安全教育體系。
從權利與義務的角度破題
國家安全教育是以總體國家安全觀為統領的全民教育工程,旨在通過思想引領、主題宣傳、教育培訓、基礎建設、制度保障等方式,使全社會實現關心國家安全、維護國家安全的思想共識和自覺行動。因此,國家安全教育與一般的教育活動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作為以維護國家安全為導向、面向社會的全民性教育活動,國家安全教育具有其獨特的政治屬性。
在我國,公民既享有國家安全的權利,也必須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規定了公民和組織維護國家安全的各項權利,同時也明確了公民和組織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國家安全教育作為維護國家安全的先導力量,既是保障公民自身安全利益的必然要求,也是公民更好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義務的重要方式
一方面,國家安全教育通過提升全社會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保障公民享有的國家安全權利。國家安全不僅是指國家重大利益相對處於沒有危險和不受內外威脅的一種狀態,更是指一種保障持續安全狀態的能力。一個國家的安全教育水平是其自身維護國家安全能力的重要體現。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加強國家安全教育,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統籌發展和安全能力,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和素養,筑牢國家安全人民防線。國家安全教育既能幫助社會各群體筑牢國家安全的底線思維,也有助於將維護國家安全的意識與能力貫穿社會分工的方方面面,通過“以教育促能力,以能力保安全”的路徑保障公民享有的國家安全權利。
另一方面,國家安全教育能夠通過提升公民的國家安全綜合素質,幫助公民更好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國家安全,人人有責,維護國家安全關乎每個公民的切身利益,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通過開展國家安全教育,使全民深入理解和准確把握總體國家安全觀,牢固樹立國家利益至上的觀念,增強自覺維護國家安全意識,提升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在維護國家安全方面,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有機統一的,履行維護國家安全的義務,是公民自身實現國家安全權利的重要方式。
從人民安全的角度切題
維護國家安全既是為了人民,也要依靠人民。人民是國家安全教育的主體,也是我國開展國家安全教育的深層原因和最終關切。2023年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的主題是“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和素養,夯實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的社會基礎”。以國家安全教育筑牢國家安全的人民防線,關鍵在於向人民群眾講清、講明、講透維護國家安全的現實緊迫性和特殊重要性。
2023年4月15日是第八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成都鐵路公安局貴陽公安處銅仁南車站派出所開展國家安全教育主題活動,組織民警來到車站候車室向旅客宣傳國家安全、發放宣傳資料,切實提高人們的國家安全意識。胡攀學攝
在復雜的形勢下,我國全民國家安全意識亟須加強,領導干部統籌發展和安全的能力亟須提升,國家安全教育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鄉村、進軍營、進網絡勢在必行。
維護國家安全要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做好國家安全工作須緊緊依靠人民。一方面,國泰民安是人民群眾最基本、最普遍的願望,維持一個穩定、繁榮的國內安全環境是人民安居樂業的基礎,營造一個和諧、互惠的國際安全環境是國家生存與發展的保障。另一方面,國家安全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國家安全與每個人息息相關,人民群眾的主動參與對於維護國家安全、預防和應對安全風險十分關鍵。國家安全教育是匯聚起維護國家安全強大人民力量的重要手段,必須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創新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探索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全方位夯實維護國家安全的社會基礎。
當前,在中央戰略部署推動下,我國國家安全教育已取得顯著進展,也還存在一些問題與困境。有研究指出,我國國家安全教育工作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聚焦、不平衡、不系統、不持續等情況,存在碎片化、虛化等導致國家安全教育工作效能低下的問題。因此,在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時,需要緊扣總體國家安全觀鮮明的人民性,牢固樹立和踐行國家安全教育“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使國家安全教育入耳、入腦、入心,切實提高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效果,筑牢維護國家安全的人民防線。
從學科建設的角度解題
當前,針對國家安全教育內容碎片化、教育途徑窄化、教育目標和方式單一、課程滲透和資源開發乏力、師資力量薄弱等現象,亟須整合優化我國現有國家安全教育資源,全面提高我國國家安全教育能力,構建立體聯動的國家安全教育體系。這需要以學科建設為根,以專業特色為脈,以制度保障為翼。
第一,以學科建設為根,夯實國家安全學學科基礎。國家安全學既是“高大上”的學科,也是“接地氣”的學科。國家安全教育是國家安全學學科承擔的重要社會服務職能,以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反哺國家安全教育能力建設是這一學科建設的應有之義。國家安全教育的目標是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和素養,實現關心國家安全、維護國家安全的思想共識和自覺行動。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在於,通過學科建設夯實師資隊伍和提高專業化水平。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與國家安全教育相互支撐,相輔相成,要通過建立“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師資隊伍、通識教育、素養提升”的聯動機制,完善國家安全學科體系,健全國家安全教育體系,創新立體聯動發展體系。此外,要通過加強國家安全學學科建設打造更多膾炙人口、入腦入心的國家安全教育“金課”,而非走過場、唯形式的“水課”,懷著定力、信念、情懷做好學科建設的基礎性工作,更好推動國家安全教育工作的發展。
第二,以專業特色為脈,發揮各高校專業特色優勢。一方面,這是國家安全內涵與外延不斷擴展的要求。當前,國家安全的內涵不斷深化,分為20個具體領域,這意味著單憑幾家研究機構很難將國家安全知識體系做深、做透,國家安全研究求大、求全的難度極高,這需要全國各高校及研究單位根據自身專業特色進行分工合作。另一方面,這也是推動國家安全教育工作創新發展的客觀要求。由於國家安全教育自身屬性的特殊性,傳統的教育方式與教育內容很難滿足新時代國家安全教育的需求,這要求各高校基於自身優勢,在國家安全教育的內容上、形式上深度創新,提高站位、找准定位、科學錯位、擔當作為,著眼“全國一盤棋”,推進國家安全教育工作。做好國家安全教育工作,要將特色學科的發展嵌入優勢學科之中,在重點領域深耕“核心產品”,創新國家安全教育資料,豐富國家安全教育內容,讓問題導向、實踐導向更加鮮明、更加深入人心。
第三,以制度保障為翼,做好國家安全教育頂層設計。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打造符合總體國家安全觀要求的國家安全教育基地,組織開展宣傳教育、教學科研、業務培訓、素質提升等工作﹔成立中國國家安全學會,對全民國家安全教育發揮“宏觀上把控,政策上保障,協調上作為,指導上到位”的關鍵性作用﹔成立國家安全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作為國家安全教育工作開展的參謀部、咨詢團、指導組和推動隊﹔制定《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指導綱要》,適時啟動國家安全教育法起草工作,健全相關配套法律法規、政策制度體系。以制度保障盤活教育資源,通過頂層設計和宏觀協調使得國家安全教育產生“1+1>2”的效果。
推動國家安全教育,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構建立體聯動的國家安全教育體系勢在必行,要持續發力、系統謀劃,上下聯動、久久為功,構筑起全社會維護國家安全的銅牆鐵壁。(肖晞,吉林大學國家發展與安全研究院院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