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龍:發揮桑黃產業優勢 集群發展興業富民

“茭白生苗藏蛤地,桑黃含萁浴簪天。”中國古代就有關於桑黃的描述,最早出現在2700年前的《神農本草經》,記載桑黃“屬上經,性微寒,無毒,久服輕身,不老延年”。唐朝、明朝、宋朝、清朝都有關於醫用桑黃的記載。
2020年7月13日,國家衛健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首次將桑黃列入“中藥”序列,這意味著桑黃已通過權威專家及國家認可正式獲得中藥身份,成為食藥用菌行業的盛事之一。如今的桑黃,在和龍廣袤大地上扎根開花,成為呵護人民健康、推動鄉村振興、幫助農民致富的重要產物,發揮著更高的價值。
定好“規劃圖”,打造優勢龍頭項目
近年來,和龍市牢固樹立“以我為主、項目為王”的發展理念,提前謀劃做好“上層設計”,採取“資金橫向比對和項目縱向核實”的“雙向”措施,堅持“年考核、季通報、月督查、旬調度、日提醒”制度,緊盯項目謀劃、儲備、建設、投產、達效各環節,以“拼”的精神、“搶”的姿態,強化創新引領,抓牢重大項目,擴大開放合作,深化企業幫扶,依托地域優勢,累計投入各級資金2.3億元,發展桑黃特色產業項目,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謀劃定好了推動和龍高質量發展的“規劃圖”。2022年,在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鄉村振興項目資金支持下,全力克服疫情影響,大力實施和龍市桑黃產業發展鄉村振興項目,以點擴面,以桑黃產業龍頭項目為引擎,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形成桑黃產業集中連片、互聯互通新格局。
打好“集群牌”,帶動村民致富增收
和龍市位於吉林省東南部,是吉林省12個省級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之一。和龍市以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補助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示范區資金為基礎,全力建設八家子桑黃小鎮,推進桑黃產業快速崛起,桑黃產量佔國內總量的65%。2022年,全市建設了覆蓋5個鎮、10145名脫貧人口的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示范區,當年桑黃產量達到了6.74萬公斤,產值2700萬元﹔同步延伸產業鏈,提升產品附加值,形成了包含桑參加工、商貿物流、研發檢測、倉儲物流、文化旅游“五大板塊”和桑參產品營銷平台集群產業發展格局,打好帶動村民致富增收的“集群牌”。在桑黃產業集群的帶動下,示范區內縣級及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77家,家庭農場發展到48家,2022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總量達到2556萬元,村均收入達到45.64萬元,示范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4796元,較上年增長7.5%﹔積極推動就業幫扶工作,示范區域內農村勞動力就業2165人,在桑黃等項目實施過程中吸納示范區農村勞動力181人,依托項目收益設立就業崗位400余個,年人均增收5000余元,實現了集體經濟增收、帶動農民致富目標。
養好“科技樹”,聚焦產業提質增效
和龍的領導班子深知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道理,貫徹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是重中之重。堅持科技創新,種好養好“科技樹”,是推動桑黃產業項目的關鍵所在。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和龍依托中國工程院院士李玉主導的團隊技術支持,共建“桑黃科技小院”﹔助推示范區內大陽參業等企業參與國家“人參等道地藥材生產關鍵技術在鄉村產業中的應用示范項目”,參與《吉林省中藥材標准》和《中藥炮制規范》桑黃篇目標准制定,與延邊大學、長春中醫藥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等多家高等學府達成全產業鏈研發合作,推進桑黃產業高質量發展﹔選育長白山地道優質桑黃菌種“黃之皇”,申報5項專利,獲得7項科技成果,開發出桑黃藥膳7個系列29個品種,推動桑黃酒、桑黃靈芝粉、桑黃靈芝精、人參茶飲等創新產品先后走出和龍,綠色、有機、地理標志農產品產量比重達42.6%,優勢特色農產品產值達10.6億元,同比增長8.5%,不斷推陳出新、創新發展。
練好“組合拳”,發揮產業引領優勢
和龍早在1979年就被國務院認定為一類革命老區,有光輝燦爛的革命斗爭歷史,紅色資源、紅色傳統、紅色基因極其豐富。結合地域優勢和桑黃集群產業帶動優勢,充分釋放創新發展的強大活力和內生動力,打出了一套推動發展的“組合拳”,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深入挖掘抗聯紅色文化,充分利用青山裡戰跡地、漁浪村抗日根據地、百日坪戰跡地、藥水洞抗日紀念地、馬鹿溝戰跡地、牛腹洞石洞革命遺址等特色鮮明的紅色資源,建設全域旅游和干部教育示范帶,承接各級機關黨員干部教育和研習活動,西城鎮金達萊村成為國家文旅部和發改委確定的第一批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深入挖掘朝鮮族民俗文化和渤海國歷史文化,推動“三產融合”快速發展,打造集農產品生產銷售、民俗旅游、觀光體驗、風味餐飲等功能於一體的現代農村田園旅游新區。以桑黃產業為主體延伸產業文化,形成以辣白菜、大米、蜂蜜、鬆子為主,具有區域特色的農業主導產品和支柱產業,民俗食品加工業規模不斷擴大﹔集中力量打造延邊州面積最大、集成化建設水平最匹配的綠色有機水稻生產加工區,推出“平崗”“碧岩山”“嗎西達”等10大注冊商標系列大米產品,年銷售大米3萬噸,打造了和龍市優質產業文化品牌。
“幾年前我們怎麼也沒有想到,小小的桑黃會帶領大家發家致富。”談起桑黃產業,八家子桑黃小鎮的村民笑得合不攏嘴。
“桑黃產業項目能夠迅速建成並獲得實效,得益於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補助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示范區資金支持,得益於市委市政府高位謀劃和推動落實,我們隻要按照上級的規劃一步一個腳印的走下去,興業富民的效果將會越來越好。”負責桑黃項目的王世明驕傲地說。
現如今,依靠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補助支持欠發達革命老區鄉村振興示范區資金的支持,桑黃產業發展鄉村振興項目成為和龍市鄉村振興、興業富民的重要保証,在推動和龍市高質量發展的新征程上的優勢盡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