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約農博 | 變廢為寶!讓玉米秸稈發揮更大的作用

玉米秸稈綜合利用關系到農業發展,更是潛力巨大。玉米秸稈如何利用更為合理,怎麼利用才能發揮潛能?在長春農博會農機展區,東北區域玉米秸稈綜合利用協同創新聯盟科技成果展覽會開幕。我們這就去看一下關於“玉米秸稈綜合利用”的那些事。
“這個機器夜間可以作業嗎?”“作業過程中帶走的泥土多不多?”“除了玉米秸稈,這個機器還能用在其他秸稈作物上嗎?”……在玉米秸稈綜合利用成果展區秸稈粉碎回收機的展位前,有意向農機經銷商和農民朋友不斷向農機企業銷售人員詢問各自關心的問題。
據悉,中草藥展示區共有近30種觀賞性強、藥用價值高的中草藥品種。“這裡有大家平時經常接觸的黃芪、枸杞、刺五加、五味子等,也有大家不太熟悉的牛膝、曼陀羅等中草藥。”張偉介紹說,多年生植物不需要每年重新種植。而牛膝、黃蜀葵、曼陀羅等都是需要在每年五六月份進行種植的。
“我們這款農機主要是回收玉米秸稈,不但收得干淨,帶土量還少,節省了很多人力物力,而且能適應各種環境的耕地來使用,來詢問的人非常多。”哈爾濱禾牧農業機械科技有限公司銷售部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款農機採用長短錘爪設計,平均每小時可以收集10噸以上的秸稈,可以說是秸稈雪前搶收神器。
在玉米秸稈綜合利用成果展區,除了這些回收玉米秸稈的大型農機具外,還有將收回來的秸稈變廢為寶的機械和技術在此展覽。利用秸稈膨化技術將秸稈變為飼料就是其中之一。據介紹,秸稈膨化技術依托秸稈膨化機,通過旋轉和摩擦,將機械能轉化為熱能,形成高溫、高壓腔體。秸稈經過一定的壓縮,通過噴嘴噴出,壓力驟降產生“爆破”效果,再經過有益微生物厭氧發酵,產生糖化過程,最終制作成生物飼料,可以供牛、羊、豬、鹿、鵝等家禽、家畜食用。
“這種技術生產出來的飼料可以促進精飼料快速吸收,經過多年與各大機構聯合實操結果顯示,一個周期下來,每頭牛至少能增收800—1500元,每頭豬可多獲利150—240元。用我們這款飼料喂養出來的牛,牛肉品質也非常高,價錢也可以賣得好。”遼寧祥和農牧實業有限公司銷售部部長孫飛介紹說。
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基料化,此次展示和推廣的是圍繞玉米秸稈“四化”利用技術相關內容,並將秸稈從種到收,從離田再到加工的各個環節的技術、產品和相關農機工具進行了全方位的展示。
“主要是針對目前我們東北玉米秸稈利用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當地一些生產生態特征,我們設定了秸稈四化利用技術,將秸稈變為肥料、飼料、能源和基料,更合理地將秸稈變廢為寶。”吉林省農業科學院科研管理處研究員蔡洪光介紹說,吉林省農業科學院聯合黑龍江、遼寧、內蒙古等5家農科院共同組建了東北區玉米秸稈綜合利用協同創新聯盟,從2017成立到現在,圍繞秸稈綜合利用的問題,研發了相關的技術、裝備和產品,在秸稈綜合利用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和主推技術。
在展位內,吉林、黑龍江、遼寧、內蒙古等5家農科院聯合了16家相關企業,共展出科技成果58項,其中秸稈肥料化利用24項、秸稈飼料化利用12項、秸稈能源化利用16項、秸稈基料化利用6項。展出玉米秸稈全量深翻還田技術等實用技術18項,各類化肥、菌劑、飼料等產品13項,各類農機具、鍋爐等27台(套)。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四化”技術,整個展區被劃分兩個大的區域,一個區域展示技術和產品,另一個區域則展示裝備。在現場,大家可以通過展板來看到相應的技術流程,可以學習,可以觀摩。
“我們把這些技術和產品在這裡集中展示就是為了讓農民朋友、企業和相關部門關注秸稈的綜合利用,把我們這些技術、產品和裝備進一步地擴大示范並加以推廣,實現我們秸稈的科學化利用。”蔡洪光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