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長白丨長白山上,人參花開了!

“漫山遍野的小綠果,底下睡著‘金娃娃’。”
初夏季節,長白山上三寶之首的人參,開花了。不久前,吉林省通化市還專門增選人參花為通化市市花。
人參常見,但人參花長啥樣?
此時,正值人參生長旺盛期,跟隨參農康清利來到通化市的二道江山區,大片大片的葉子漫山遍野,仔細看,不時發現頂著許多淡黃色小花的根莖。
人參,對生長環境要求也十分嚴苛,通化山區山高林密、雲霧繚繞……“好山好水養好參。”
“別看人參花聞著沒味道,這可是實打實的好東西。”站在參地圍欄外,37年的老參農康清利告訴記者。
盛放的人參花
對於今年不下山(不採挖)的人參,康清利選擇讓花朵“順其自然”地掉落,為人參生長繼續提供養料。參農對待人參花的態度,也是如今種參之變的縮影,過去,一些參農為追求“完美品相”,常常施肥打藥,造成土地板結,影響林木生長,種出的山參雖然“漂亮”,卻失去了“天然野性”,銷路並不理想。
如今,種植林下參的康清利除了必要的進山除草、驅虫施藥,做起“甩手掌櫃”,把人參交由自然優勝劣汰。
人參果
今年下山的人參,參農一般會把花朵先摘下來。人參花又名“神草花”,有“綠色黃金”之稱。一般初夏開花,黃綠色、紫白等,果實扁圓呈紅色,花朵小巧。性涼微苦,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多用於頭昏乏力、胸悶氣短等症。參農採下的人參花,經過晾晒烘干制成人參花茶泡水飲用。
“聽說,現在還有人把人參花收走,提取成分繼續加工成啥呢。”康清利說。
漫山的人參花
產線轟鳴,帶著口罩、手套的工人正在忙著挑揀分類,車間裡堆滿了一筐筐人參。走進通化市柳河縣,這裡的人參種植面積達4.7萬余畝,當地打造“政府+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發展模式,走人參深加工之路。利用資源優勢,進行精細加工,制作野山參粉、野山參籽等產品。“在人參花新增為通化‘市花’后,公司的野山參產品在江南地區、華南地區的名氣又高了些,今年銷售額預計達到5000萬元。”雲嶺野山參公司負責同志不無欣喜。
加工后的紅參片
除精細加工外,通化臨近白山,借助地域優勢,推進通化人參旅游融入長白山旅游格局之中,探索人參博物館、人參旅游線路、人參工廠參觀等方式,形成集人參、文旅、康養於一體的人參產業融合發展格局。地處柳河的野山參風景區,冬季看雪,夏季挖參,年接待量游客量可達十萬。
目前,通化市全市鮮參年產量1.5萬噸,標准化種植面積達到70%。全市現有人參加工企業450余戶,開發了5大系列、800余種人參產品。僅通化縣,就有人參種植戶1890戶,產值達到3.6億元。
“這人參花開了又謝,謝了又開,有的參得15年以上才下山呢。”臨別前,看著滿山的人參花,康清利告訴記者。人參的生長是一個穩定、緩慢的過程,發展人參產業既要做好品質監管,也要多花心思,做出品牌效應,讓致富的人參花更好地盛開在廣袤的白山黑水間。
文字:劉以晴
圖片、視頻:通化市委宣傳部
LOGO設計:姜 迪
策劃:孟海鷹 劉以晴
統籌:朱思雄
責任編輯:劉以晴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吉林頻道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