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市統籌推進“放管服”改革 提升企業和群眾獲得感滿意度

四平市統籌推進“放管服”改革,不斷創新政務服務模式,優化營商環境。
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按照“對標梳理、權責一致、依法合規、因地制宜”原則,全面開展以條線為主、梳理並復用政務服務事項工作。市本級共梳理出42個部門733個政務服務事項,其中行政許可347項、行政確認88項、行政獎勵23項、行政給付15項、行政裁決10項、其他行政權力171項、公共服務事項79項、業務辦理項1828項。從方便企業和群眾出發,依法把能夠由“兩區”和開發區實施的行政審批權和公共服務事項管理權,全部下放,保証放權徹底。
推行“無差別全科受理”。取消所有分廳,建成全省首家綜合性政務大廳。41個部門的1745個政務服務事項,全部納入市政務大廳辦理。按照“三集中、三到位”要求,把部門內部各科室的行政審批權向行政審批辦集中,審批辦向大廳集中,事項向網上集中,事項進駐到位、授權到位、電子監察到位。為打造企業和群眾辦事不求人的政務環境,四平市在全省率先推行了以“受審分離”為原則的“無差別全科受理”,按照“前台綜合受理、后台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証”模式,37個部門的1438個政務服務事項,實行無差別全科受理,佔進廳1745項的82.41%。今年以來,市政務大廳無差別全科受理39114件,佔全部辦件的12.61%。
推行証明事項告知承諾制。持續推進“減証便民”向“無証利民”再升級,在原有“無証明城市”改革“直接取消、申報承諾、部門核驗和數據查詢”四種辦理模式基礎上,創新推出第五種“告知承諾制”辦理模式。經過新一輪政務服務事項梳理和動態調整,四平市共梳理出証明事項79項,涉及政務服務事項159項,其中47項實現了告知承諾制,隻要申請人做出承諾,即可免申即享。
創新“五零”服務舉措。推出了以“零見面、網上辦,零証明、減材料,零成本、沒費用,零等待、馬上辦,零跑動、送上門”為主要內容的企業開辦“五零”新舉措,實現了企業登記全程網上辦、最長不超過6小時的高效成果,在東北地區時間最短。2020年8月4日,四平市首個“零成本”開辦企業成功落地。截至目前,共有58家企業享受到了“五零”服務。
創新政務服務舉措。全面推廣以“申辦業務零積壓、服務群眾零延誤、工作質量零差錯、便民服務零距離、溝通咨詢零障礙、規范審批零投訴”的“六零”服務新模式,助力全市政務服務質量和服務效率進一步提升。大力推進個人高頻事項辦理便利化,實現了居民身份証、駕駛証、出入境証件、醫保社保、住房公積金等便民服務互聯互通、在線可查、異地可辦。市政務大廳建立首辦負責、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容缺受理、告知承諾、超時默認、並聯審批、VIP領辦代辦等審批制度,並提供投訴代辦、上門服務、量身訂制、預約服務、延時服務、午間不間斷服務等一系列特色服務,提升了企業、群眾獲得感和滿意度。(胡南 楊率鑫 記者崔維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