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邊州:敬老孝親情意濃

2020年09月25日08:38  來源:吉林日報
 
原標題:延邊州:敬老孝親情意濃

  2019年以來,延邊州通過建章立制、實行獎補、宣傳典型等一系列舉措,促進貧困老人子女履行贍養義務,成效顯著。

  2019年8月,延邊州創新提出以“建機制、破怪象、樹新風、構新俗”為宗旨,破解不贍養的“亂象”為目標,出台並印發《關於規范建檔立卡貧困老人子女履行贍養義務的指導意見》,通過發布敦促貧困老人子女履行贍養義務的告知書、送達督促贍養協辦函等方式,全面規范建檔立卡貧困老人子女履行贍養義務行為。

  台賬管理分戶情況,合理計算贍養收入,科學處置財產繼承……延邊州充分發揮基層一線人員力量,逐村逐戶確認戶籍在村的貧困戶和具有贍養關系人的分戶情況,及時掌握子女履行贍養義務情況。對分戶建檔立卡貧困老人子女履行贍養義務的,將其贍養金計入貧困戶家庭年度收入核算列表中,並設定贍養費計入年度收入上線。由各級政府、社會組織和村民委員會通過各種方式幫助建檔立卡貧困老人形成的財產,區分建檔立卡貧困老人子女有無贍養能力且是否履行贍養義務等情況,科學分類處置貧困老人所有的扶貧資產和收益。對有贍養能力且履行贍養義務的,以及無贍養能力的子女,允許貧困老人子女繼承扶貧財產或收益﹔對有贍養能力卻不履行贍養義務的,杜絕貧困老人子女繼承扶貧財產或收益。

  長期以來,貧困老人的贍養問題一直與脫貧攻堅工作互為關聯、相互交織,更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為了讓貧困老人養老不發愁,並快樂有尊嚴地安享晚年,安圖縣以“孝善扶貧”為突破口,將孝善傳統文化與脫貧攻堅有機融合,建立起“政府關心、社會愛心、子女孝心”的保障體系,真正實現了貧困老人“有錢花、有人幫、有盼頭”。按照“子女贍養 政府獎補”的模式,創新制定“雙九條”贍養獎補機制,根據貧困戶子女支付贍養費的數額給予獎補,並由村“兩委”、駐村干部、村民代表成立的贍養費監管小組監督落實情況。2019年,安圖縣鬆江鎮733名貧困老人子女,累計給予貧困老人贍養費342.3萬元,發放獎補資金55.01萬元。敦化市出台《激發建檔立卡貧困戶內生動力鼓勵扶持自主脫貧的獎補措施》,對貧困老人子女提供贍養費1500元以上的,政府給予500元獎補。

  在延邊,孝老、親老、敬老、尊賢的氛圍非常濃厚。1984年,延邊州將8月15日定為“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老人節”,並在2010年立法通過。每年的8月15日全州各縣市的鄉鎮、社區和村組都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為更好營造好孝親敬老的良好氛圍,延邊州組建脫貧攻堅政策志願宣講團分層培訓駐村干部再入戶宣講6000多人次,共幫助貧困人口解決各類問題超過10萬個。在各縣市深入挖掘出了贍養老人的生動典型案例,如圖們市月晴鎮五工村的唐學延無微不至照顧76周歲聾啞母親張文菊﹔汪清縣復興鎮金蒼村李玉琴幾十年如一日贍養公婆、鄰裡親睦﹔延吉市依蘭鎮利民村李平、元喜榮夫婦照顧83歲多病母親和照料患病弟弟等感人事跡。

  延邊州還將履行贍養義務納入村規民約,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行政村結合實際,積極修訂村規民約,規范督促子女主動贍養老人。如延吉市出台《關於建立村規民約的居民公約實施方案》,明確指出將孝親敬老、子女履行贍養義務的內容通過合法程序表決通過后,納入村規民約管理內容﹔圖們市印發《關於號召全市農村居民子女積極履行贍養義務的倡議書》,倡議農村居民子女積極履行贍養義務﹔龍井市在“龍井好人”“新五好家庭”“最美家庭”“綠富美人家”“龍井最美女性”等評選活動中,都將孝敬老人作為重要的評選項目之一,在“龍井好人”評選活動中,專門設立了“孝老愛親”標兵。

  出辦法、成細則、找措施、求突破,在各縣市積極探索及實踐的過程中,貧困戶子女競相比贍養、爭贍養、愛贍養蔚然成風,輻射帶動農村形成了鄉風文明蓬勃興起的生動局面。

  據統計,延邊州60周歲以上的貧困老人有3.05萬人,截至目前,除160多名貧困老人子女無贍養能力外,全部按月或按年給老人贍養費,實現了養老成風尚、敬老成共識的良好農村社會風貌。(記者張偉國 代黎黎 王雨)

(責編:馬俊華、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