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交響樂團為觀眾獻上交響樂專場演出季。(記者裴雨虹 攝)
雜技專場演出現場氣氛熱烈。(記者裴雨虹 攝)
非遺項目現場展示區,傳承人在整理展位以迎接市民。(記者裴雨虹 攝)
8月初啟動的一場文化盛事,讓今年的吉林夏夜更亮、更火、更熱鬧。“精彩夜吉林·2020消夏演出季”由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廳主辦,連續31天,五大板塊接次開展。20場線下演出、11場線上展播,20余個劇種及藝術表演形式輪番上演﹔28個文藝院團、8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500余種產品線上線下展售﹔現場累計9萬余名觀眾觀看演出,近279萬網友在線觀看了直播、展播,40余家媒體通過圖文、直播、短視頻等形式對活動進行了報道,相關稿件近400篇(條),累計瀏覽量超過1775萬次。
多姿多彩的夜吉林
從劇場到廣場,從線下到線上,從文藝演出到非遺技藝展示,這個演出季為公眾提供了多樣的選擇,也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大幕拉開,聚光燈亮起,久違的劇場內,30%的上座率仍有100%的熱情——京劇《楊靖宇》向戰“疫”一線人員獻上真摯的慰問﹔恢弘的交響音樂會、民族音樂會讓觀眾重新沉浸到美妙的音樂中﹔以“笑”為主題的曲藝晚會將歡樂盡情放送﹔蕩滌人心的《江姐》再現了吉劇的動人魅力。
劇場演出按下了“重啟鍵”,廣場演出則為百姓觀演按下了“快捷鍵”。在斗拱飛檐、雕梁畫棟的長春文廟廣場,來自省內外的藝術家們連續14天為廣大群眾獻上了評劇、歌舞、雜技、詩文詠誦會、音樂會、吉劇、曲藝、二人轉等多種藝術形式的舞台精品。
接續去年的熱度,“吉林非遺節”迎來了第二次亮相。安徽省黃梅戲劇院、河南豫劇院青年團、浙江永嘉昆劇團等省外院團積極參與,並對此次活動的舉辦給予了一致認可和高度贊揚。茶余飯后聽一部原汁原味的豫劇《穆桂英挂帥》,品一品悠揚婉轉的昆曲《牡丹亭·游園驚夢》,徽風皖韻的黃梅戲令人沉醉,呼麥、馬頭琴等蒙古族非遺技藝舒暢人心,喜慶熱烈的梨樹二人轉唱出了吉林人民火熱的生活……
吉林的美來自舞台,來自山水,更來自人心。在長春文廟廣場舉辦演出的同時,“吉林很美,我在等你”風光攝影展讓人們盡賞家鄉的美麗風光﹔“大愛無疆——吉林省抗疫主題美術·攝影作品展”則令人們細細體會圖片背后滿溢的感動與震撼。
時尚求新的夜吉林
在吉林文旅歷年來舉辦的藝術院團演出活動中,全程融入線上直播並開展網絡展播是2020消夏演出季的首創之舉。小小的直播間,搭起了網絡大舞台,全國乃至全世界的觀眾都能一同參與到吉林的這場文旅盛事中。
活動期間,現場特別搭建的直播間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線。網絡直播中設置了特邀主持人互動環節,院團負責人在線分享台前幕后花絮,評講演出亮點看點,通過吉林演出網抖音和微信公眾平台、央視頻、中國吉林網抖音、吉視通APP等新媒體平台同步直播,華人頭條向60多個國家進行推送,每一場演出都成為可看、可學、可品的文藝課堂。“第二屆吉林非遺節”同樣用新媒體做加法,通過多個直播平台進行了兩次非遺產品展示和直播帶貨,為人們提供了走近非遺、愛上非遺的另一種打開方式,在傳承人細致獨到的介紹展示中,多個非遺產品成為“網絡爆款”。
如果說直播讓網友對吉林印象深刻,那麼演出季特別設立的“雲劇場”引進優秀劇目網絡展播則讓人們有了更多回味。芭蕾舞劇《吉賽爾》《安娜·卡列尼娜》、交響音樂會《堂·吉訶德》、歌劇《圖蘭朵》、越劇《梁祝》、舞劇《沙灣往事》、“莫斯科極限管弦樂隊”音樂會、戲曲《雷峰塔》、昆曲青春版《牡丹亭》9部國內外舞台藝術精品輪番展播,觀眾們點擊屏幕即可步入“線上劇場”,從起初的幾千人觀看,到后來的幾萬人觀看,吉林的這個“雲劇場”知名度與影響力越來越大。
嚴謹細致的夜吉林
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特殊背景下舉辦的2020消夏演出季對吉林文旅人來說如同一場大考,其安全防護工作也空前嚴密。
此次活動線下演出團體涵蓋了省內11家院團和省外5家院團,相關演職人員2000余名。省文化和旅游廳以及長春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省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省文化活動中心、省演出有限責任公司、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等承辦單位的所有工作人員在連續20場的線下演出和系列活動中,高度嚴謹、細致入微,毫不放鬆抓好疫情防控重點環節。
各演出場地堅持有序開放、預約限流的總體要求,無論在劇場還是廣場,均對演職人員和入場觀眾嚴格進行體溫測量、吉祥碼查驗、實名登記等環節,並為觀眾准備口罩、免洗消毒洗手液等防護用品。從工作人員巡查到現場主持人多次溫馨提示,“全程佩戴口罩,保持安全距離”的叮囑聲聲入耳,安全防控及防疫宣傳貫穿現場每一個環節,有效保障了演職人員和廣大觀眾的安全和健康。
炙熱生動的夜吉林
2020消夏演出季的舉辦滿足了疫情期間人們愈加高漲的觀演期待值,也提振了吉林人民繼續創造美好新生活的士氣。演出季扎扎實實為人民群眾提供了喜聞樂見的文藝精品。每場演出時長均控制在1小時10分鐘左右,節目內容或為經典劇目選段,或為院團保留節目,或極具地域特色,或具有國際水准,無論是非遺項目展示還是美術、攝影作品展,均優中選優,“干貨”十足。
“每天晚上都要來看演出,舍不得錯過。”“這個活動辦得太好了!”“感謝工作人員,給了我們超五星級的文化服務。”……在長春文廟廣場的公益演出成了這個夏天吉林人民最美的相遇。每場演出開場前近兩個小時便有觀眾來到現場耐心等候,風刮不跑、雨淋不走,即便天氣不佳,現場仍然座無虛席,秩序井然。
這個演出季到底如何,百姓的口耳相傳就是最好的答案。廣場上,很多市民拍下演出日程表,呼朋引伴一同觀看﹔演出中,不少觀眾開啟“直播模式”,將現場的精彩瞬間記錄在社交平台上﹔舞台下,許多觀眾自帶椅子前來觀看,沒有座位的,站著也要看完﹔演出結束后,觀眾們仍不願離場,熱切詢問接下來的內容……一批忠實鐵杆的觀眾,一群可敬可愛的演員,一幫值得稱贊的工作人員,讓2020消夏演出季有態度,有深度,更有溫度。(記者裴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