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資源司召開“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驗收認定創建陳述電視電話會議”,集安、長白山池南區、梅河口等3地相關負責人齊聚位於省文化和旅游廳的吉林分會場,介紹當地因地制宜創建全域旅游示范區的經驗做法,分享將旅游業作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重要抓手后給當地帶來的新變化。
今年,省旅游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吉林省全域旅游發展重點工作任務清單》﹔省文旅廳穩步推進“吉林文旅春風計劃”落地實施,印發《吉林省全域旅游示范區管理辦法(試行)》,多次開展全域旅游示范區線上、現場培訓,實施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省級驗收認定等﹔省內多地真抓實干、創先爭優,全力沖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據介紹,集安把旅游業擺在優先發展的位置,游客數量3年年均增長17%,旅游綜合收入3年年均增長24%。當地著力構建一個大格局、打造一個大景區、培育一個大產業、凝聚一個大共識、塑造一個大品牌,目前,形成了規劃融合、景區建設、市場規范、公共服務設施配套的全域旅游發展模式。
長白山池南區秉承大文旅發展理念,沿著狹長的邊境線發力,讓長白山南景區、訥殷古城、老黑河遺址、野鴨湖等景區景點與當地的生態環境、城鄉一體化發展有機聯動。在完善景區服務功能、加快服務設施建設的同時,還謀劃了恆大冰泉工業旅游區、鄉村旅游、紅色旅游等多種業態,形成了“多點打造、串點成線、連線成片”的旅游發展格局。
素有“長白山門戶”之稱的梅河口市,正在全面打造“城景一體、主客共享、宜居宜游”大旅游綜合體助力經濟更快發展。自2016年被列為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以來,全市各部門積極開展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工作,形成全民參與、全民建設、全民共享的創建氛圍。
我省以創新引領、實效為本,全面推進落實國家全域旅游戰略,正在朝著“全景式規劃、全時段體驗、全業態融合、全要素集聚、全領域覆蓋”的具有吉林特色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闊步邁進。截至目前,國家和省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單位已佔我省縣市區總數的57%,全省A級旅游景區達232家,鄉村旅游點達2000多家,列入國家和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名錄的行政村達108個。(記者李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