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淨月監獄警營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曾經是共和國的驕子,他們揮洒青春和熱血,保衛共和國的和平與安寧。當脫下橄欖綠,他們又再次選擇頭頂國徽,身著警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軍轉干部立身監獄警營建功立業的風採。
務實嚴謹 帶頭向前
周國海部隊訓練留影
罪犯家屬向周國海贈送錦旗
周國海,1993年應征入伍,服役於邯鄲某炮兵旅,在軍營中曾榮立三等功兩次,獲得優秀基層干部、優秀指揮員、優秀帶兵干部等榮譽多次。2004年轉業至淨月監獄,現任淨月監獄分管改造副監獄長。十年行伍,熱血難涼。他轉業到淨月監獄,在工作中仍然秉承著務實嚴謹、認真負責的部隊作風。庚子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神州大地,他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警覺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將對監獄安全工作造成沖擊。他提前開始謀劃,早早地帶領相關部門對監獄防疫工作和監獄秩序進行部署落實,建立防疫工作模式,籌備各項物資,為監獄筑牢了堅實的防疫基礎。
鐵的紀律,鐵的作風,鐵的擔當,他將部隊生活中的嚴格標准帶進了警營。在抗擊疫情戰爭正式打響之后,他主動向監獄黨委請戰,申請第一時間進入獄內執勤。他十分重視開展對民警的思想教育工作,先后3次組織召開民警動員會議,教育引導民警堅決做到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強化民警使命擔當,堅定民警信心。他不止一次說:“監獄就是我的新戰場,和我當年帶兵訓練作戰的時候一樣,我將繼續帶頭沖鋒在最艱苦、最需要我的地方,將且如此,何況兵哉?”
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周國海以執著的軍人精神和無私的奉獻精神,用自己的辛勤與汗水,澆灌著監獄監管改造事業的發展之花。
離軍不離黨 退役不褪色
譚晉生在部隊參加黨員大會投票留影
譚晉生在認真審核資料
譚晉生,1986年應征入伍,在空軍某部隊服役,中校副團級干部,曾多次榮立個人三等功,多次被評為優秀黨支部書記。2010年轉業至淨月監獄,現擔任科室第一黨支部書記,負責干部科工作,再次操持起了政工黨建的“老本行”。在領導眼中,無論是在人事干部考核,還是日常管理工作,他都能夠始終保持忠誠擔當、服務群眾的初心不變,是業務熟練、辦事放心的“老政工”。在監獄同事的心中,他對待同事熱忱以待,樂於解答各類政策范圍內的問題。他是年輕干部的“引路人”,也是老干部的“貼心人”,更是知人善用,提攜后輩的“好大哥”。
“我們搞政工的民警,有三個好,協調好上下關系、整合好隊伍力量、培養好后備干部。為監獄錘煉過硬的民警隊伍是我們的職責和本分。”譚晉生這樣說也這樣做到。作為一名老黨員,一名政工干部,他始終能夠以身作則,為監獄民警立標杆、樹榜樣,他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默默譜寫了一曲忠誠擔當的監獄人民警察之歌。
一句話 二十年
李岩部隊留影
李岩訓練服刑人員隊列
李岩,1998年應征入伍,在沈陽軍區某師直邊防連服兵役。2006年轉業到長春淨月監獄,現任出入監區監區長。在談及軍旅生活時,李岩心中始終銘記入伍時新兵班長的第一堂課:“工作干不干是態度問題,干好干壞是能力問題。你是軍人,無論上級交給你什麼樣的任務,你都要有一個端正的態度!”這一句話一記就是二十年!他在工作中也真正做到了把責任頂在頭上,把擔當扛在肩上。
在父母的口中,他是13年不曾在家過年的兒子,雖與父母同在一座城市,但李岩已經連續13個春節都堅守在崗位,沒有在家過年了。他舍棄了自己的小家,把更多的愛賦予了他所忠誠的監獄事業,因為他清晰而堅定地認識到肩負的是一份責任,是千家萬戶的那份安寧。
在罪犯眼中,李岩是“嚴師”,李岩在出入監區教育挽救了許多罪犯,教他們如何正視自己的犯罪行為,如何遵守監規監紀,如何知法守法,如何規范養成改造行為,如何通過學國學洗滌靈魂,矯正錯誤言行,走向新生......從警13年來,李岩負責的出入監區,罪犯教育合格率、心理測試覆蓋率、心理健康建檔率,“十必談”談話率,都達到100%。李岩也是“慈父”,關心罪犯生活的點點滴滴。他關心“三無”罪犯,想辦法幫助他們解決改造中的各種困難﹔對出監沒有親人接的,他就自掏腰包為他們購買出監衣物,讓他們感受到了親人般的溫暖。
“隻要你有端正的態度、高度的責任心和對工作的熱忱,就能彌補經驗的不足和業務的欠缺,世上無難事,隻怕有心人!”李岩正是憑著這堅定的理想信念和自身的不斷努力,完成了從軍人到警察的完美蛻變,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參軍、入警時的誓言。在從警13年中,李岩多次被評為優秀公務員,4次榮記個人三等功,2018年被司法部評為全國司法行政系統先進個人。
無論軍帽還是警帽,頂的都是家國責任;無論軍裝還是警裝,穿的都是肅穆庄嚴;無論軍靴還是警靴,走的都是黨的康庄大道。這些優秀的退伍軍人,他們憑借一腔的軍人熱血,身在不同的崗位,卻用同樣的堅毅和奉獻,在黨的事業裡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文/圖 林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