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引”上做文章 在“享”上下功夫——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九台探索(四)

2020年07月27日10:18  來源:吉林日報
 
原標題:在“引”上做文章 在“享”上下功夫

種菜不會防治病虫害,農業專家來幫忙﹔種花沒技術,苗木花卉技術人才上門指點……一張薄薄的心願單,寫滿了民生、法律、科技、黨建等4大類、近30個服務項目。

去年,長春市九台區卡倫湖街道東風村實施上門“點單”以來,村民充分享受到這項服務帶來的實惠。

“這些項目特別適合老百姓,把政策法規知識都融入到節目裡,我們看著節目就了解了。”坐在家裡看電視的東風村四社村民張麗芹從村黨總支書記楊井榮手裡接過心願單,興趣十足地點了一個文化活動項目,“以前是人家演啥我們看啥,現在是我們想看啥人家演啥,不出家門就能享受服務,貼心!”

“按需供給”是九台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顯著特點。

抓住“八字工作法”中的百姓需求“引”,把群眾需求當作文明實踐的指揮棒,按照“哪裡有群眾,哪裡就有文明實踐”的理念,常態化開展“千名干部下村屯,萬名黨員進農戶”活動,系統梳理群眾需求,形成“百姓需求庫”,匹配“志願供給庫”,制成《文明實踐菜單》,引導資源優化配置,以新時代文明實踐群眾“需求側”,構建“群眾點餐、中心買單”的服務體系。

走進九台區政務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崗工作人員王子劍正給前來辦理交通運輸証的群眾講解新政策。“一邊嘮家常,一邊了解政策便利,等待出証的時間還能感受時代進步。”市民林濤笑著說。

九台區政務中心把每一個窗口都打造成征集民需的窗口,讓每一名工作人員都成為參與文明實踐的骨干力量。在中心服務大廳設置意見箱、觸摸屏平台和電話隨訪等方式,廣泛征集群眾意見、建議和需求,由文明實踐中心派單,各部門單位針對性開展服務。目前已征集群眾需求近200個,基本得到解決。

“百姓吹哨,各方必到”。九台區在全省率先研發文明實踐雲平台,使用現代科技,打通中心統籌制單、群眾按需點單、平台精准派單、志願團隊接單、多元綜合評單五單機制,構建工作閉環,把文明實踐“大主題”做成“小切口”,變“大水漫灌”為“精准滴灌”。

出發點是群眾需求,落腳點是讓群眾共享。在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的過程中,九台區注重基層群眾“享”,讓群眾充分享受精神文化豐富帶來的滿足感、物質財富提高帶來的幸福感和自我價值實現帶來的獲得感。

學習明理、致富興業、院貌整潔、孝老愛親、志願服務……每在一個方面表現優異,就能獲得一顆閃亮的星。在九台區波泥河街道清水村,踐行“七德”創優、開展文明實踐星級文明戶評選等活動,讓這裡成為有名的德治示范村。

“環境美了,錢包鼓了,肚子飽了,大家就追求精神生活向好。”第一次就被評選為“十星家庭”的清水村八社村民韓萬勝驕傲地說:“人活著就得有榮譽感,以前大伙兒比拼財富,現在都比拼誰家更孝順、誰家環境更好、誰家對別人的幫助更大。通過星級文明戶評比,大伙兒都有了積極向上的心。”

開展文明實踐工作以來,清水村一面大力發展農村經濟,一面持續推進鄉風文明建設,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文明村。九台區文明實踐接地氣、聚人氣,真正為基層群眾帶去文明新風,打通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

“每次有演出,我必到。”退休職工李霞一邊看著九台文體中心文明實踐廣場上的節目一邊感慨:“我還常來游泳健身,參加這些活動讓退休生活有趣多了,感覺自己都年輕了。”

作為九台區文明實踐七大服務平台之一的文化體育服務平台,文體中心從早上四五點到晚上八九點,始終對群眾免費開放,引進了體育協會和美術家協會、根雕民間藝術協會等7個文化藝術協會開展文明實踐活動,每天吸引市民上萬人,極大豐富了群眾業余生活。

在“引”上做文章,在“享”上下功夫。九台區通過認真梳理服務對象需求,明確實踐方向,堅持把群眾滿意度作為衡量文明實踐工作的試金石,讓新時代文明實踐更接地氣、更有溫度、更有生命力。(記者孟凡明)

(責編:關思聰、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