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小木耳 致富“黑金朵”

2020年07月13日08:29  來源:吉林日報
 
原標題:深山小木耳 致富“黑金朵”

  群山環繞、泉水甘甜,林木繁茂、空氣潔淨,白山市靖宇縣景山鎮崇理村宇航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黑木耳種植基地內,圓柱狀的菌袋一串串整齊地擺放在棚架上,肥嘟嘟的黑木耳從菌袋四周的小孔中探出頭來,長勢喜人。

  “過上這樣的好日子,多虧了黨的精准扶貧好政策,我對以后的生活充滿了信心。”貧困戶劉鳳雲一邊將剛採摘下來的黑木耳晾晒,一邊樂呵呵地對記者說,“我老伴過世很多年了,孩子患有強直性脊柱炎。為了照顧他,我花光了所有積蓄,也不能外出打工。但自從來這裡打工后,每年都能收入1萬多元,再加上分紅,去年年底就脫了貧。”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要致富,必須得有項目,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因地制宜培育發展木耳產業是崇理村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2016年,村兩委緊盯產業增收,想辦法找對策,爭取扶貧16.8萬元資金流轉了27畝地,陸續建設木耳基地大棚19棟,同時組建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吸納建檔立卡貧困戶84戶135人,帶動當地農民脫貧增收。

  有了致富產業,就有了脫貧門路。崇理村利用其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和良好的黑木耳產業基礎,生產出的黑木耳“肉厚耐嚼、韌而不硬”,口感極佳,達到綠色食品安全標准。2019年12月,經省綠色食品辦公室組織監查監測評估,黑木耳產品獲得了國家綠色食品認証。

  “綠標的認証,讓我村的黑木耳在市場上更有競爭力,以前的木耳隻能賣到40元一斤,現在賣到七八十元一斤不成問題。”合作社負責人李玉武告訴記者。

  特色產業有了,農民積極性調動起來了,打通銷售渠道,達到產業扶貧效果成了農民致富路上的最后難關。今年,合作社通過“鄉鎮 幫扶單位出策 龍頭企業 貧困人口合作社、村集體收入給貧困戶分紅”的產業帶貧模式,採取菌種優質優惠、技術全程服務、產品保價回收方式,栽種吊袋木耳12萬袋,地栽木耳7萬袋種,預計可產木耳1.2萬斤左右。

(責編:馬俊華、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