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書記扶貧故事︱劉坤:“讓村民不再過苦日子”

2020年06月26日08:58  來源:人民網-吉林頻道
 
原標題:第一書記扶貧故事︱劉坤:“讓村民不再過苦日子”

  樹木葳蕤,綠意盎然﹔鮮花盛開,芬芳馥郁……兩塊刻有“仁義村”的大石碑映入眼帘,綠油油的柵欄和氣派的鐵大門整齊地排列著,過往村民臉上無不洋溢著燦爛的笑容,仁義村到處充滿著恬淡祥和幸福的味道,汽車仿佛駛進了世外桃源。

  “我為仁義村的蜂蜜、藍莓和鄉村旅游代言!歡迎大家到仁義村購買蜂蜜、藍莓和觀光旅游,支持我們的特色農業項目。”剛與記者碰面,仁義村第一書記劉坤便迫不及待地做起了仁義村特色農業項目的代言人和推廣員,“不為別的,就是不想讓仁義村村民再過從前的苦日子、窮日子!”劉坤朴實的話語充滿力量。

  仁義村位於靖宇縣東南部,地處頭道鬆花江上游沿岸,這裡曾是國家級貧困村,土地貧瘠,祖祖輩輩窮了一代又一代。 “既然來了,就不能認慫!”劉坤挨門挨戶走訪,為仁義村的“窮病”診脈尋方。功夫不負有心人,如今的仁義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劉哥來了,今天啥也不用你干,進屋坐就行!”說話的是仁義村殘疾貧困戶於洪波,他拄著木杖,臉上露出愧疚的笑容。於洪波指著第一書記劉坤眉毛上面的腫包告訴記者,那是劉坤上周幫他家攪蜜被蜜蜂“親吻”的印記。

  “沒有劉書記,就沒有我於洪波的今天,就沒有我們家現在的幸福生活!”於洪波自幼患小兒麻痺症,妻子有智力障礙,2014年貧困戶建檔立卡時,他們家年人均純收入僅為2192元,而現在,這個數字已突破了5萬元。34箱蜂、7頭黃牛、14隻鵝……香瓜、西瓜、貝母、藍莓、黑果花楸等經濟作物9畝,還有一個小酒坊。如今,於洪波每天從早忙到晚,一刻也不閑著,生活過得充實而快樂。

  “於洪波是我們村第一個敢吃螃蟹的人!我那時候每天去他家念‘致富經’,在其他村民觀望、猶豫不前的時候,他就開干了。”劉坤說,“重點貧困戶都掙錢了,其他貧困戶也紛紛擼起袖子干,死氣沉沉的貧困村終於充滿了生機和活力,日子也好了起來。”

  “劉書記引導我們進行種植、養殖類產業轉型,還整村推進黑果花楸、藍莓種植項目,帶動村民進行傳統產業升級。”想起這幾年的變化,於洪波激動不已,“需要技術,劉書記就幫我們請專家﹔需要銷路,劉書記就替我們找市場。說實話,我們都特別敬佩他。他為仁義村付出了5年的心血,成就了仁義村人一輩子的幸福!”

  跟隨劉坤的腳步,記者來到了劉麗艷家。“採摘園這幾天咋樣?有什麼技術難題就跟我說。農家樂你先別著急,等過段時間開業有你忙的!”聽了劉坤語重心長的話,57歲的劉麗艷頻頻點頭,帶著記者來到了她的小型採摘園。她指著一串串還未成熟的黑果花楸和藍莓說:“這可比俺們原來種的玉米、大豆掙錢多啦!要不是俺劉大兄弟把這麼好的產業項目帶進村,俺哪敢想這好日子!”

  前些年,劉大姐家庭出現變故,對生活失去了希望。劉坤看在眼裡,急在心頭。他說:“我們村裡有個白山湖景區,是靖宇縣重點開發的生態旅游區。我就想借助這個契機,帶動貧困群眾通過參與鄉村旅游、發展旅游產品脫貧增收致富。劉大姐脫貧致富就是從那時候開始的。”由於今年疫情的特殊性,“劉大姐家農家樂”還沒開業,但在劉坤的指導下,她早已為開業做足了功課,准備為大家奉上集餐飲、垂釣、住宿於一體的山水休閑度假體驗。

  “脫貧不返貧,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為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劉坤為該村申報了“仁義人”鄉村旅游、綠色農特產品商標注冊,借助網絡電商和網下物流平台,為該村優質農特產品和鄉村旅游擴大市場知名度和美譽度,進一步提升村民收入水平。

  幾天採訪下來,記者發現,仁義村村民說得最多的幾個字就是“沒想到”,流露最多的表情就是笑呵呵,內心最無法表達的情感就是對劉坤的“感激”……

  徘徊於鄉間小路,遠眺田野的方向,綠油油的瓜蔓瓜葉形成綠色的海洋,藍莓和黑果花楸青澀的果子,此時正散發著青春的魅力。如今的仁義村,在質朴與純粹的底色上,寫滿了第一書記嘔心瀝血的付出和村民們勤勞致富的故事。政策扶持、資金支持、項目引領……仁義村,今天美好,未來可期!(記者趙乃政 祖維晨  來源:彩練新聞)

(責編:關思聰、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