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打通大中小學思政課的“任督二脈”

人民網

2020年05月20日12:38  來源:人民網
 

  今年8月,中辦、國辦印發了《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下稱“《意見》”),指出要“統籌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推動各類課程與思政課建設形成協同效應。”打通大中小學思政課“任督二脈”,推動不同學段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勢在必行。

  打通“任督二脈”,離不開貫穿始終的信仰教育。理想信念是一個人行走一生最重要的支撐,而學生階段是一個人理想信念成型發展“扣好第一粒扣子”的關鍵階段。應該說,在塑造學生理想與信仰的過程中,思政課發揮著關鍵作用。在中小學階段,青少年尚處於“人生的拔節孕穗期”,世界觀、人生觀與價值觀都還尚未成熟,一堂真正入腦入心的思政課或許將影響人的一生。學生在高校的生活,少則三至四年,多則九到十年。這個階段,是他們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知識體系、價值觀、情感心理都尚未定型。思政課是他們步入社會之前最重要的“精神伴侶”。如何面對煩惱、如何認識社會、如何融入時代?思政課解答的是青年人“青春的困惑”,耕耘的是青年人“思想的田野”。真正有故事、有情懷、有味道的思政課才能抓住青年人的“味蕾”,引領一代青年,影響一代青年。

  打通“任督二脈”,離不開貫穿始終的教材體系。教材體系建設是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的重要依托。很大程度上,教材的質量決定著思政課質量的“平均值”。如果教材都不能夠把理論講明白、把道理講清楚、把問題講透徹,那麼教師的教學也會失去方向與依托。思政課的課程目標、內容都應該“主動出擊”,樹立“一盤棋”思想,既適應學生不同時期的思想特點,緊緊抓住“學生關心什麼、困惑什麼”這個關鍵問題,同時也避免不同學段教學內容“大一統”“一般齊”、教材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讓思政課的教育教學有節奏、有目標地協同推進,滿足學生成長發展需求和期待。

  打通“任督二脈”,離不開貫穿始終的社會課堂。社會是個大課堂,思政課的教育教學不應該忽視實踐性這個關鍵要素。大學階段,學生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比較多,能夠接觸社會、服務社會的空間也比較大。但目前在中小學階段,大多數學生接觸社會、參加實踐的機會則相對較少。但這一階段卻是學生對社會的認識逐漸形成和發展的重要階段,缺乏了和社會“零距離”接觸的機會,特別是失去了在融入社會過程中的正向引導,也就錯失了學生家國觀、社會觀形成的關鍵期。而思政課的教育教學就是上好這一課的重要抓手。通過各個學段具有不同特點、不同內容的社會實踐教育,讓學生在社會大環境中悟成長、知美丑、經挫折、受教育,讓“小我”在“大我”的滋養下成長成才。

  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要把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作為一項重要工程,推動思政課建設內涵式發展。”這一重要論述為當前思政課建設指明了方向。在新時代,不同學段的思政課既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更要樹立起整體性的思維,接力培養、上下貫通、形成合力。

  (作者葉子鵬系清華大學高校德育中心、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車宗凱系清華大學高校德育中心、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

(責編:李洋、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