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吹拂萬木春——來自白山市項目建設的報道

2020年03月13日09:55  來源:吉林日報
 
原標題:東風吹拂萬木春

3月5日,鑽機聲、爆破聲與挖掘機、運輸卡車的轟鳴聲,在鴨綠江邊交織在一起,奏出恢弘的交響曲。國道丹阿線三道溝至錯草段建設項目按計劃續建,搭建起推動經濟發展的交通“大動脈”﹔

3月6日,吉林同仁東興堂保健品有限公司新建項目裡,工人們正在有條不紊地安裝空調。常溫、冷藏、冷凍等原料庫大門依次排開,可以儲存2萬立方米人參、天麻等各類山珍﹔

3月9日,吉林省自然王國健康食品有限公司裡,10萬級淨化車間改裝已經完成,工人們正夜以繼日地安裝調試機械設備。新上的1條N95口罩、2條醫用平板口罩生產線即將投產……

三月的白山,春風遍拂,江河解凍,白雪消融。電腦屏幕前,與遠隔千裡的客商進行洽談、簽約,為項目建設早落地打牢基礎﹔會議室裡,溝通、協調的話語不斷,千方百計為新建項目開辟便捷通道﹔工廠車間裡,忙碌的身影來回穿梭,為續建項目早日投產加班加點。一切圍著項目轉、一切圍著項目干的熱潮在白山大地涌動。

“線連線”“屏對屏” 招商引資精准務實

2月20日,白山市政府、吉科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和興業銀行長春分行通過“屏對屏”網絡簽約,讓吉科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落戶白山。不見面、不斷線,屏對屏、心連心,白山市積極應對疫情,主動創新招商方式,努力推動招商引資實現新突破。

洽談項目77個,計劃總投資583.1億元﹔簽約項目46個,計劃總投資268.6億元﹔開工項目40個,計劃總投資75.1億元﹔近期招商引資項目10個,計劃總投資21.4億元……

項目建設,招商先行。白山市緊緊圍繞中國綠色有機谷·長白山森林食藥城建設、“老三樣”“新五樣”產業發展、城市建設、鄉村振興等重大部署,通過以商招商、產業鏈招商、產業集群招商等方式,加快與國內外領軍企業深度對接。既要招商引智,又要招才引商,實現借力發展。該市不斷創新招商方式,在疫情防控期間,變“面對面”為“線連線”“屏對屏”,瞄准正大、京東、光明食品、浙江傳化等一批大型企業,主動推介優質資源,力爭引進一批戰略投資者。近期,該市通過網絡視頻方式,成功簽約了吉科軟信息技術等項目,與中建材、中節能等進行合作洽談,為項目建設奠定堅實的基礎。

深入研究政策。密切關注宏觀政策動向,精研政策精神,掌握資金投向,找准與市情契合點,在投資方向、支持政策和操作辦法上,多方式、多渠道為企業發展做好政策引導,切實解決企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推動在談項目早落地、落地項目早達產。

謀劃儲備項目。重點圍繞全省“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和全市“一谷一城”發展戰略確定的方向,通過穩住增量、盤活存量、擴大增量,做好項目謀劃,強化前期論証,抓緊編制、儲備、對接一批大項目、好項目,更新完善項目儲備庫,筑牢招商基礎。

走出去,請進來。綜合運用以商招商、委托招商、資本招商等多種形式,主動“走出去”“請進來”。瞄准重點區域,組織專題招商,實施精准招商。盯緊聯絡,深入對接,促簽約、保落地,力爭年內引進投資億元以上的項目不少於60個。在“走出去”方面,瞄准京津冀、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等目標區域,就綠色食品開發、康養等項目進行高效對接、專項推動、力促簽約。同時,誠邀各界知名企業和跨國公司,走進白山、考察白山,通過實地考察和對接洽談,激發企業投資白山的熱情。

強化跟蹤服務。對重點洽談項目、簽約項目實施挂圖作戰、照單推進,切實提高項目簽約率、履約率和資金到位率,全力做好“后半篇文章”,確保項目履約落地、資金到位。

爭分奪秒搶時間 項目建設加速度

走進位於江源區石人鎮的白山市裕達特產科技有限公司,一陣陣濃郁的豆香扑面而來,一張張熱氣騰騰的干豆腐挂在架上,等待包裝。該項目依托長白山優勢資源,在傳統產業基礎上注入新的元素,採用先進的生產工藝和生產技術,建設集電子商貿物流及產品深加工為一體的規模化、現代化、產業化的長白山特產及農副食品深加工基地。一期主要建設腐竹10條生產線,二期新擴建的干豆腐、凍豆腐生產線剛剛投產,該項目現已形成每天20噸商品的生產能力,產品供不應求。

在“世界人參之鄉”——撫鬆縣,國藥肽谷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裡,工人們正在有序地包裝著主打產品——人參肽。“受到疫情影響,人們對保健品消費大幅增長。現在已經接到50萬盒的訂單,是去年全年的三分之一。”公司負責人丁金剛高興地說:“再過幾個月,公司就將新上自動化生產線,從粉碎、灌裝,再到包裝,全都是自動化。”

在靖宇縣的吉林華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裡,20條生產線滿負荷運轉,一塊塊木塑室外地板從生產線上剛一下來,就進行包裝待運。“這條生產線是專門為英國客戶生產的產品,這條是為奧地利客戶生產的……”生產計劃員賀寶利一邊走,一邊介紹各條生產線。該公司通過自主研發新技術、引進行業技術人員、不斷研發新產品,全力開拓國際市場。今年將新增25條智能化生產線,豐富產品類別,提升市場競爭力。

在機器轟鳴聲中,渾江區域內的白山市恆鮮冷鏈食品有限責任公司主體庫已回填完成,正在進行主體庫打樁下地基工作。該項目以萬噸級自動化立體冷庫為主,用於農產品城市供給冰溫保鮮。

全市計劃實施5000萬元以上項目148個,年度計劃投資128億元。其中,續建項目87個、擬新開工項目61個﹔實施億元以上項目108個、10億元以上項目8個……

項目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推進白山市“一谷一城”建設的主要抓手。白山市全面加快項目前期工作、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全面保障建設要素、全面落實政策支持、全面落實包保責任,堅持以項目為綱、提綱挈領,在全市形成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的濃厚氛圍,不斷提升項目規模質量和綜合競爭力。

深入開展“項目建設突破年”活動。加強項目謀劃,緊緊抓住東北振興戰略機遇,圍繞“一谷一城”建設、“十四五”規劃等,謀劃一批發展后勁強、帶動作用大、經濟效益優的大項目、好項目。增強服務保障能力,實行“4332”項目推進機制,完善市縣兩級項目中心,對5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全部入庫納統,及時解決問題,保障項目順利推進。提升項目建設質量,把選擇項目的重點放到食品藥品產業、“雙創”成果轉化、“專精特新”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上來,開工建設一批產業項目、創新項目,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建立獎懲機制,加大對引進發展食品藥品產業、總部經濟獎勵,增加項目建設在績效考核中的權重,充分調動起全市上下參與項目建設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市項目中心孵化、包裝、設計、推進、調度、督導的作用,聯合項目發展智庫,分析研判國家政策信息,跟蹤調度項目進展情況和存在的問題,督辦問題解決情況,全力推動項目建設。

咬定目標不放鬆 主動服務攻難點

3月9日,撫鬆金隆木業集團有限公司各生產車間裡,生產設備不停運轉,一塊塊精美的實木復合地板被打捆包裝,准備運往歐洲。作為一家專業生產多層板地板的老牌企業,公司以技術創新帶動產品創新,以產品創新拉動產業升級,實現可持續發展。公司自2月10日復工以來,在當地政府的幫助下,從最初的300多名工人到現在的800多人,使各條生產線迅速恢復正常生產,滿足市場旺季需求。

超前謀劃補短板。該市積極與國家和省裡相關部門銜接溝通,掌握第一手信息,快速謀劃符合申報要求的中央預算內資金項目、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並做好前期工作,提高項目成熟度,爭取國家更多支持。推廣PPP的模式,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一谷一城”建設。梳理補短板融資需求項目,爭取金融機構貸款支持。

咬定目標不放鬆。出台了《白山市加強項目建設實施方案》,將全年項目建設、項目謀劃、服務業發展任務目標分解到各縣(市、區)和市直各部門。同時,建立獎懲機制,圍繞“一谷一城”發展戰略,對社會中介人(機構)成功引進落地項目給予最高1000萬元獎勵﹔對機關干部在爭取資金、項目建設和招商引資工作中表現突出的作為選拔任用、評先評優等重要參考。按照項目清單,緊盯全年投資和項目建設目標任務,夯實5000萬元以上項目開復工時間、年度計劃投資等情況,逐個項目分析,及時幫助協調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力爭疫情結束后立即開復工建設。

主動服務攻難點。建立市級領導督辦服務制。市政府領導對全市計劃實施5000萬元以上項目、“三早”行動項目、謀劃落地項目、儲備政府專項債券和補短板重大項目情況分批進行督辦服務。

項目審批“不見面”。依托項目在線審批平台,進行網上收件、網上審核、網上批復。及時向社會公布投資項目咨詢電話,在疫情期間,為不耽誤項目審批和防止人員聚集,採取電話咨詢、網上申報、網上審批制度。目前,已有4個市直項目完成網上申報,1個項目完成網上審批。

春光映照下,在消融的冰雪中,金黃的冰凌花綻放出笑臉。白山市將始終不渝地擼起袖子加油干,全力推動項目建設,為白山贏得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蔡沖春 記者王春寶)

(責編:馬俊華、謝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