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疫情防控工作進入新的階段,梅河口市公安局認真落實《吉林省公安廳關於疫情防控期間助力企業復工復產八項服務措施》,在抓好防疫的前提下,保障生產生活有序運轉,緊盯民生需求,著眼企業復工復產實際,對戶政、出入境、交警等窗口單位,不一關了之、一停了之,盡可能減少疫情防控對企業、群眾生產生活影響。
常規業務“網上辦”
積極宣傳和鼓勵群眾通過“互聯網+公安”“吉林公安”等平台和手機APP辦理証件,通過信息採集、身份驗証、網上支付、快遞送証上門等工作流程,為群眾提供“非接觸”便捷服務。為有效遏制新冠肺炎疫情傳播蔓延,制作《公開信》下發給轄區廣大外來人員、出租房主、日租房主、賓館、酒店及用工單位,加強外來人口及出租房屋管理。戶政及派出所將優先向主動申報登記、符合條件的外來人員提供居住証辦理服務,確保放心來梅﹔將第一時間為主動備案登記的房屋出租人核查承租人背景情況,保証放心租房﹔將為主動報送流動人口信息的用工單位提供居住証上門辦理和招用人員背景審查服務,確保放心用人。
部分業務“預約辦”
積極推行25項交管業務“足不出戶”網上辦,全力保障疫情防控物資和居民生活必需品運輸車輛便利出行。根據企業需要,開通“應急窗口、綠色通道”,對疫情防控物資、生活物資、復工復產等應急運輸車輛,實行業務預約辦理、便捷辦理。積極主動為相關部門和單位提供車輛和駕駛人牌証集中辦理服務,全力保障復工復產車輛和人員及時投入工作。針對個別群眾無法網上辦事問題,在做好場所消毒和人員防護基礎上,開通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綠色通道”“應急窗口”和預約咨詢電話,引導群眾分批錯時到現場辦理,有效避免聚集性交叉感染。疫情發生以來,全市戶籍窗口接待群眾電話咨詢1450人次,預約辦理戶口363件、身份証300個、臨時身份証 46個、異地身份証27個,及時化解群眾“煩心事”“揪心事”。
時限業務“延期辦”
為方便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員工辦理戶籍業務,減少窗口辦事群眾聚集,市局利用“互聯網+公安”平台,開通65項戶籍業務網上申請辦理,21項戶籍業務EMS上門取件辦理業務,全面推行“網上辦、掌上辦、郵寄辦、預約辦”工作模式,有效緩解人員聚集情況發生,最大限度減少企業員工外出感染風險﹔通過微信公眾平台對群眾咨詢的戶籍業務進行答復,共發布防疫期間戶籍業務辦理指南專題公眾號3期﹔省內居住証有效期延長6個月﹔省內或外省公安機關開具的《准予遷入証明》和《戶口遷移証》有效期延長至6個月,外省公安機關要求更換超期《准予遷入証明》或《戶口遷移証》的,一律無條件更換。截至目前,共服務群眾2294人次,有效提升轄區群眾的滿意度。因疫情導致機動車或駕駛人逾期未審驗、未換領、未體檢等情況,延長到疫情結束后辦理,交警部門不予處罰。一系列措施發布,讓急於辦事的企業和廣大群眾吃下“定心丸”。
應急業務“優先辦”
對現場發現的應急運輸、民生物資運輸、復工復產車輛輕微交通違法行為,以教育警告糾正為主,原則上不予處罰。對駕駛証逾期未換証或者逾期未審驗、機動車逾期未檢驗且受疫情影響無法辦理手續的,不予處罰。加強醫院、火車站周邊道路疏導,保障運送醫護人員、防疫藥品、醫療器械等疫情防控車輛優先通行。截至目前,共受理咨詢求助電話288個,優先放行防疫物資和民生保障車輛52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