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翱翔长空丨从“吉林一号”卫星“瞰”吉林创新发展

人民网记者 李洋
2025年09月22日09:41 |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小字号

在五十万米高空之上,能看到地球的什么?带着这个问题,9月18日,“红星照耀中国·翱翔长空”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团走进吉林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瞰”吉林遥感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

走进长光卫星,长光卫星航天信息产业园二期项目施工现场建设正酣。

“二期项目容纳了卫星指控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存储中心、光学加工中心等,建成后将成为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应用基地。”长光卫星宣传主管张宜坤说。

吉林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自2024年以来在卫星研制及数据开发等领域持续发力,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过去一年,长光卫星累积研制并发射各类卫星31颗,包括“吉林一号”宽幅02B、平台02A03等9颗星座组网卫星。该企业还在去年9月发布了世界首个高清全球年度一张图——“吉林一号”全球一张图。这张图累计覆盖面积1.3亿平方公里,实现了除南极洲、格陵兰岛外的全球陆地区域亚米级影像全覆盖,使用分辨率为0.5米的影像占比超90%,整体云量小于2%。

“影像分辨率0.5米意味着卫星在50万米高空能够捕捉到的地表最小细节尺寸。影像中的一个像素点,代表实际地面0.5米见方的区域。影像分辨率数值越小,代表分辨率越高,拍摄的细节也就越清晰。”张宜坤介绍。

那么,拍到高清影像,怎么用?

百星在轨,各显神通!在长光卫星数据大厅,工作人员轻点鼠标,大片青绿交错的影像呈现在屏幕上。依托“吉林一号”遥感卫星高分辨率成像技术,工作人员查看某地小麦长势,系统将农田标注为不同色块,绿色表示长势较好,黄色代表长势正常,红色则提示需施肥或灌溉。“与往年卫星数据相比,这片地区的红色区域较少,代表大部分区域小麦长势正常。”张宜坤介绍,工作人员会将作物长势、建议重点关注区块等信息形成报告传给用户,帮助其制定方案。

除了“精准指导”耕种,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如今“吉林一号”还广泛应用于农林、水利、环保、交通、自然资源、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将精准的信息从遥远的太空带到我们身边。

从全球遥感地图一张图的制作,让人工智能技术赋能遥感技术,到不断延长产业链上下游,开拓新的合作模式,长光卫星不断探索卫星应用的更多可能,提升遥感数据的要素价值,以小卫星打造吉林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责编:王帝元、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