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视频 |赵一曼的一张照片无声诉说永别与信仰

9月10日,在人民网与长春文旅集团联合举办的“弘扬优良传统 赓续红色血脉”——“行走的思政课”走进长春历史文化街区线下答题活动启动仪式上,吉林杨靖宇干部学院培训部主任国莉莉现场授课。她娓娓道来赵一曼的故事,通过一张照片的细节,让现场同学们对抗日英雄赵一曼的英勇事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红枪白马女政委”赵一曼的故事,许多人早已耳熟能详。她牺牲前写给儿子“宁儿”的那封遗书,曾让无数人动容。但这一次,我们不说遗书,而是把目光转向她远赴东北前与“宁儿”拍下的那张照片。
许多人应该都见过这张照片。为了留下这一刻,赵一曼特意换上旗袍,穿上高跟鞋,仔细梳妆后,抱着幼小的“宁儿”,走进照相馆,郑重地拍下了这张影像。母亲抱着孩子合影,本该洋溢着幸福与温暖。就像我们每个人童年时被妈妈搂在怀中拍照那样,画面里本该都是笑容。可只要你仔细看赵一曼的这张照片,就会发现:上面没有一丝欢喜,不见半分笑意。
她的眼神沉重而坚定。我们仿佛能透过镜头感受到,她清楚地知道,这一次离别,也许就是永别。她即将奔赴东北抗日战场,很可能再也见不到还没长大的“宁儿”。
作为一个母亲,她内心的痛苦远超常人。但为了理想,为了民族未来,她毅然舍小家为大家,将“宁儿”托付给亲戚,只身奔赴东北前线。
到达东北后,赵一曼因作战英勇,被战士和百姓称为“红枪白马女政委”。不幸的是,她后来被捕。在敌人的监狱中,她受尽酷刑:辣椒水、竹签、铁钉刺入手指脚趾……敌人用尽一切手段,却始终无法让她屈服。
他们甚至专门从日本调来电刑设备,对赵一曼实施针对女性的极端刑罚。尽管遭受如此折磨,她依然坚贞不屈,未透露半分情报。无可奈何的敌人最终将她押上刑场。赵一曼英勇就义,用生命诠释了信仰与坚守。
这段故事,不仅是一位革命者的战斗史诗,也是一位母亲的无声告别。那张没有笑容的照片,成为历史最沉重的见证——她藏起柔情,把刚毅刻进时代。让我们铭记抗日历史,向抗日英雄赵一曼致敬!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