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中国造”与“中国购”何以同火(评论员观察)

李洪兴
2025年08月29日08:35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中国好物圈粉海外的方式,越来越多了。今年夏天,中国厂家创新生产的移动分体式空调,安装简单、不用打孔,既契合建筑保护需要,又引领环保节能潮流,让许多原本并不热衷于买空调的欧洲人提高了购买意愿。

  除了价格实惠、品类齐全,如今的中国制造还常常有意想不到的创新。最近,一位美国博主为父亲送上一顶中国制造的太阳能风扇帽,作为父亲节礼物,正在户外烧烤的父亲戴上帽子后开心得手舞足蹈起来。视频发布后在社交平台爆火,助力这款太阳帽销量迅速攀升。

  细化需求、细分场景,产品多样、创意满满,中国品牌逐步在海外消费者心中建立起美誉度。而持续升温的“中国购”则是另一个明证。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国内离境退税商品销售额及退税金额同比分别增长94.6%和93.2%。

  海外的“中国造”,入境的“中国购”,何以同样火热?

  过硬的质量、超高的性价比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制造正在从设计制造到品牌塑造全方位快速升级,以中国创意和本地化策略的深度结合,更好满足全球消费者。

  能满足需求,才能赢得市场。产品“走出去”,面对的市场不同,从功能设计到场景适配,从跨境物流到营销服务,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每个环节都要针对当地情况提升匹配度。以送餐机器人为例,日本八户市的烤肉店采购上海一家公司的产品,以弥补当地人力资源缺口。然而,在国内卖得很好的机器人,到了日本一开始却“水土不服”。分析后发现,已有产品的外观形象、服务节奏、体形尺寸等,与实际需求不匹配。相关团队重新设计,让机器人体形更小巧、穿行更灵活,赢得用户口碑。

  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升针对不同市场需求的即时反馈能力、快速迭代能力,这是制造能力的升级,也是中国制造在国际竞争中的新优势。

  文化营销是更高层次的产品营销。越是富有创意设计,越是融入文化价值,就越能强化产品内涵、提升品牌价值。一家黄金品牌商,在产品中融入古法工艺与现代设计,今年6月首家海外店在新加坡开张后,客流量持续攀升,很多人被设计、工艺及产品寓意吸引而来。广东东莞一家企业,将《本草纲目》中数十种药材设计成玩偶,以此挖掘并传播中医药传统文化,同时推出“山海经”等传统文化主题的潮玩产品,在海外市场受到青睐。

  通过文化与技术赋能,设计之新引领制造之变,蕴藏着从“能用”到“好用”再到“好用又好看”的逻辑。既有性价比,又有文化美,这可视为价值塑造层面的升级。

  向“创”而行,向“新”提质,不能造的越来越少,能造的越来越好,依靠精准捕捉需求、创新个性设计和可靠品质保障,中国制造正在全球消费者心中树立新的形象。新形象的背后,是“数量优势”向“质量优势”的快速转变,是产业链配套协作能力的有力提升,是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

  择高处立,向新而行,谋长久计。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不断在科技创新引领、丰富文化内涵上发力,既勇于开拓又厚积薄发,中国制造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广。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29日 05 版)

(责编:李洋、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多国特色商品亮相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
  人民网长春8月28日电 (记者李洋) 近日,在吉林长春举行的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上,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特色商品齐聚展会现场,吸引了众多游客参观选购。…
白山松水好“风光”
  当“吉林一号”卫星CT般扫描到梨树县,千里沃野正酝酿着又一个丰收的奇迹; 当一辆辆红旗牌新能源汽车驶下生产线时,700余台焊接机器人在中国一汽繁荣厂区同步舞动着工业臂膀; 当松嫩平原上的一台台巨大风机精准“追风”,一排排光伏板熠熠生辉,“风光”资源便搭乘绿能转型的“吉”风腾飞…… 五年来,吉林在高质量发展的路上向新求变:“大块头”表现出色、“创新力”动能强劲、“大粮仓”根基更牢,产业向新向优态势明显,白山松水间驱动力强劲。 吉林制造“老树开新花” 走进中国一汽红旗繁荣厂区,“机械臂群舞”“产线如流”:焊装生产线上的739台机器人焊接自动化率100%、高柔性生产线多种车型混线生产可灵活应对各种动力形式汽车的装配需求、每54秒即可完成一辆红旗车整车装配、平均每天有约1000台汽车从这里走出…… 一汽红旗繁荣工厂总装车间装配线。…
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开幕 45个国家和地区客商参展
  人民网长春8月27日电 (记者李洋)主题为“携手东北亚 开放赢未来”的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今日在吉林长春开幕,大会吸引了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及全国27个省区市的1.4万余名客商参会。 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今日在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