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州司法局创新构建“一带一路”法治保障新模式,成功实现吉林省司法判决跨境执行“零的突破”

延边州司法局立足边疆地区区位优势,积极探索涉外法治合作新路径,2025年7月,通过创新性工作机制,成功破解一起历时5年涉案金额为8万余元的中韩跨境执行难案件,实现吉林省司法判决跨境执行重大突破。
基本案情
2021年3月10日,吉林省龙井市人民法院作出了(2021)吉2405民初142号民事判决书,判决被告严某于本判决生效后五日内向原告金某偿还借款本金80,500元及利息。该判决生效后,被告仍不履行偿还义务,于是原告向法院申请了强制执行。2022年3月4日,吉林省龙井市人民法院作出了(2021)吉2405执556号执行裁定书。虽执行裁定书已签发,但被告严某长期居住在韩国,在其不回中国的情况下,难以向其追回欠款。
在延边州司法局的统筹指导下,吉林仁祐律师事务所受理本案执行委托后,迅速与其建立共建合作关系的韩国在宥律师事务所大林分所研究跨国强制执行方案。两方律师精准把握韩国法院承认外国生效判决的法律要件,并依据韩国相关法律逐一论证,判定该案件符合韩国法院承认并执行中国民事判决的条件。由韩国在宥律师事务所大林分所向韩国法院提起承认中国判决法律效力与执行申请,吉林仁祐律师事务所则同步在中国推进强制执行程序,实现中韩两地协同执行,开创性地建立了“双轨并行、内外联动”的跨境执行新模式。
结语
本案的成功执行,开创了吉林省司法判决跨境执行的先河。同时,突破了国际律所合作司法管辖壁垒,为构建新型司法协作机制提供了实践支撑。接下来,延边州司法局将以“法治护航三大行动”为重要抓手,着力构建常态化国际法律服务协作网络,同步推进“双语法律人才库”优化升级,重点培养精通国际规则的复合型涉外法治人才,并通过系统总结实践经验形成标准化工作指引,为全国涉外法治建设输出具有延边特色的创新方案。
来源:延边州司法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黑土孕好粮!吉林粮食靠品牌力 “圈粉”
- 今年以来,吉林省建立区域公用品牌、地理标志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四位一体品牌体系,梯次培育国内顶尖粮食品牌;推出“好在天然、贵在品质,吉林大米因为绿色所以出色”和“一带金黄、天赐之礼,吉林鲜食玉米在这等你”公用品牌宣传;开展产品分级分类,吉林大米分级分类产品达到200款,鲜食玉米分级分类产品达到50款;打造产区到社区、商超直通营销新模式,在浙江通过社区生鲜超市、绿城物业建设超200家社区团购点,在上海和天津入驻商超,形成“线上线下融合、社区市场全覆盖”的营销矩阵;构建“种植—产品—品牌”的全链产业体系,显著提升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市场占有率和品牌影响力,今年新增超200家社区团购点,全国终端直达网点同比增长71.3%,大力发展流量经济,吉林大米、吉林鲜食玉米已达到3.51亿斤(穗),网上销量同比增长56.8%,加快实现“好米卖好价”。…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