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城市文脉 隽永长存

曹 劲
2025年07月12日07:53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城市是人民美好生活的载体。数十年来城市化进展飞速,城市面貌日新月异,保护好有价值的古建筑和历史街区,对于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至关重要。

  关于城市文化遗产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能搞过度修缮、过度开发,尽可能保留历史原貌”。

  保护城市文化遗产,首先要搞清楚保护对象。目前,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正深入进行,按照“应保尽保”的要求,将全面摸清我国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分布、价值特征和保存现状,建立国家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总目录。依法认定、登记并公布不可移动文物名录,向社会公布普查成果,才能确保它们在城市更新、商旅开发中不受损,也为全面保护、整体保护打下坚实的基础。

  保护城市文化遗产,合理利用才能让其永续留存。应在确保其核心价值不受损的前提下,拓宽思路,探索遗产的创造性保护和创新性利用,使其再次融入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成为与城乡共同发展的一部分。如今我们可以在很多地方看到,曾经破败的杂院,曾经萧条的老街,在修缮并赋予合适功能后,成为富有魅力的高品质空间,成为年轻人喜爱的场所。一些社交媒体上,年轻人热情地分享打卡的感受和最佳摄影角度,上传“最美老屋”,那些曾经被遗忘的城市记忆,也激起市民对于本土的热爱和自豪。保护好这些老建筑,让它们在当下的生活中重焕光彩,就是守护遗产、延续文脉,使历史和当代相得益彰。

  空间承载的是文化。从山水格局、街巷肌理到寻常巷陌、百姓人家,都是动人的景象。我们不仅要保护看得见的老屋,也要保护屋檐下的生活。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正从重点保护迈向全面保护、系统保护和整体保护。在历史街区的更新、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旅游开发中,坚持人与房子共同保护,才能留住文化的根脉,保护好我们原生性的文化基因。正因为有了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的“绣花”功夫,那些遗产丰富的古城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一条条文物主题游径串珠成链,连接起一处处古迹,吸引我们去感受文脉久远、岁月绵长。

  当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融合,城市的每一寸肌理都充盈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理解,城市将充满烟火气,焕发新活力。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12日 08 版)

(责编:关思聪、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法企共建”打造长春法治化营商环境新高地
  人民网长春7月11日电 (记者王海跃)为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7月11日,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与长春市工商业联合会举办第三届“法企共建”联席会暨民营经济促进法宣讲活动,通过实地调研、法律宣讲与座谈交流,进一步凝聚法企共识,共绘发展新篇。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侯海霞主持活动。…
“藏不住了!”长春“双金”在沈阳社区掀起团购“热潮”
  人民网沈阳7月11日电 (记者李洋)“同样是电饭锅蒸出来的,为啥你们的大米就这么香?” 11日,2025“沈城共尝长春好粮”社区团购推介活动在沈阳市浑南区浑河站东街道首创国际社区举行,活动上,长春市大米企业和鲜食玉米企业纷纷拿出自家的好产品现场制作,免费分享给社区的市民朋友们品尝,一位阿姨在品尝完发出了疑问。 “阿姨,因为这是产自长春的大米,这是长春的‘白金名片’呀……”工作人员详细地向这位阿姨介绍起长春大米的好吃的原因。…
长春“双金”亮相沈阳社区,居民直呼:“真香!”
  人民网沈阳7月11日电 (记者李洋) 热情似火的仲夏时节,阳光热烈而慷慨,同样“慷慨”的,还有长春大米和鲜食玉米的企业们,他们走进沈阳社区,将长春的“双金名片”端上了沈阳市民朋友的餐桌。 沈阳市民现场品尝大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