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矫行正心多举措 法润新生筑新途

辽源市《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五周年工作纪实

2025年06月26日16:59 |
小字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施行五年来,全市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立足实际,以法治为尺、以温情为墨,积极推进社区矫正工作从“管得住”向“矫得好”深化转变,在重塑心灵、守护安宁的道路上留下坚实印记。

制度筑基,精准滴灌塑规范

五年来,我们以法治思维为引领,精雕细琢打造“全链条”矫正体系。矫正质量稳步提升。严格落实分类管理,监督管理措施更加精准有效,依托社区矫正信息平台,科学运用电子定位、动态核查等智能手段,对全市700余名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点验,并针对重点人员增加核查频次,织就动态监管网,监管安全基础不断夯实。依法矫正格局形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为统领,研究出台了《社区矫正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社区矫正工作动态研判分析制度》等一系列配套规章,确保《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正确实施,促进全市社区矫正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依法矫正”理念深入人心。

狠抓队伍,靶向培育强根基

五年来,我们深知“打铁还须自身硬”,将队伍建设作为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专职力量得到充实。各县(区)司法局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通过招录公务员、事业编制人员、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配备社区矫正专职工作人员。专职社区矫正工作者数量较《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前有显著增长。专业素养持续提升。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详细梳理审前评估、入矫接收、监管、解除各项流程等事项进行了多次系统培训,累计参训500余人次,提高了全市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依法规范他们的履职行为。

教育帮扶,助力铺就新生路

五年来,我们以“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理念,刚柔并济筑牢回归根基。建立健全教育体系。常态化开展“法律大讲堂”“以案释法”等教育活动2000余场次,让法治精神从“耳畔”深入“心间”。聚焦社区矫正对象心理健康,构建“评估-疏导-跟踪”全流程心理服务。通过定期开展心理测评、建立动态档案,累计为1000余名矫正对象提供个性化心理评估及疏导,帮助他们卸下思想包袱、重塑健康心态,以积极姿态融入社会。部门协作成效显著。联合人社等部门连续举办3期职业技能培训班,300余名矫正对象通过培训掌握一技之长,拥有了稳定就业的底气。广泛引入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教育帮扶,联合妇联、团委、民盟等多个部门开展多项教育帮扶活动,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格局,矫正工作合力不断增强。

五载耕耘,春华秋实。五年来,矫正对象重新犯罪率始终稳定控制在极低水平,为维护基层社会和谐稳定筑牢了坚实法治防线。站在新起点,我们将继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为根本遵循,秉持“管教结合,回归为本”理念,在精准矫治上再深化,在智慧赋能上再突破,在协同共治上再拓展,让法治之光更温暖照亮每一位社区矫正对象的新生之路,为平安辽源、法治辽源建设贡献更强劲的司法行政力量!

来源:辽源市司法局

(责编:李思玥、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