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发展的后劲离不开青年的创造(评论员观察)

李洪兴
2025年03月31日08:4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为一飞冲天欢呼,更要为沉潜笃行喝彩。支持创新、赋能创造,须有“只争朝夕”的干劲和“久久为功”的韧劲

  “一时行”,还是“一直行”?这不仅是对青年一代的提问,更是中国需要回答的问题

  

  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真火。可大家知道它的“前身”吗?

  不久前,宇树科技首席执行官王兴兴在演讲中分享了一个故事。他19岁时,想制作个机器人,没有设备就用手工小钻头、锉刀和剪刀,没有资金就买9块钱的零件、找没人要的边角料,最后用200块钱,“手搓”了一个小的双足机器人。

  那个曾经“颤颤巍巍”的机器人,如今能灵巧地转动手绢、在梅花桩上如履平地。那个曾经不被看好的“学生”,已成长为造出“全球行业出货量最大的机器人”的青年创业者。科技创新一日千里,年轻的创新一代后浪奔涌。如果说,创新助力中国竞逐科技竞赛马拉松,我们相信,这是稳健而有力的“起跑”。

  具身智能、人工智能大模型、脑机接口、智能网联汽车……最近,不少企业和产品跑出了亮眼成绩。社会关注、众人振奋,很正常。我们在赞叹和振奋的同时,也不能忽视了“创新何以可能”的底层逻辑。没有哪个爆款,产生于偶然、起势于瞬间,它们都是基于热爱与坚持,离不开孜孜以求和全力以赴。

  “要做好作品,必须打磨,时间是省不了的”,于是有了“哪吒闹海”。不是因为有天赋,而是十几年“在做同样的事情”,于是有了国产游戏的“黑神话”。“锚定五年、谋准三年、扎实干好每一年”,于是有了“杭州六小龙”的出圈。一鸣惊人的背后,恰是在默默无闻日子里的深深扎根。为一飞冲天欢呼,更要为沉潜笃行喝彩。支持创新、赋能创造,须有“只争朝夕”的干劲和“久久为功”的韧劲。

  把观察视线拉长、把时间坐标扩展,不难发现,只有专注的人才能在一个领域深耕不辍,只有精钻的人才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10910米,是我国进军“深地”的新纪录。回望来路,上世纪70年代,我们拥有了第一口井深超过7000米的井;突破8000米,历经29年;迈入9000米,历经15年;冲破10000米,仅用3年。加速突破,得益于数十年如一日的“向下再向下”。航空航天,大国重器,科技新秀……没有一茬茬接力,没有一干到底的劲头,很难拿出像样的成绩,更谈不上“从跟跑到领跑”。

  接力棒传到新一代手上,目标还是没变,就是“继续往前跑”。国家的创新与发展需要青春力量,发展的后劲离不开青年的创造。以王兴兴等为代表的青年一代,有热情和创造力。土生土长的他们,身上总有不服输、不甘心、不信邪的骨气,总有使命驱动、价值驱动、梦想驱动的志气。当创新的氛围更浓、土壤更肥,当企业家、创新者同扎根的沃土、生长的时代共生共荣,引领潮流、驱动未来的潮涌,促动千帆竞发、奋楫扬帆。

  “一时行”,还是“一直行”?这不仅是对青年一代的提问,更是中国需要回答的问题。“自信”二字是有分量的答案。哪来的底气?且看中国“算力”之变。安徽黄山一个珠算博物馆里,千余件算盘被视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300公里外的合肥,40多年前“诞生”中国第一台微型计算机。还是合肥,中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累计完成超25万个量子运算任务。从算盘珠到量子,我们一直在拓展科技的边界、提升发展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看到我们是在往前走着”。有了坚定,有了笃行,肯定能行。

  对比今昔,有科创人员感慨,已从“胆怯”转为“自信”。直面各种围堵,科学家们“不会害怕”,因为自主创新带来了更好更快更强。应对各类打压,企业家们也“不会崩溃”,因为他们爱拼会赢,发出“别人能做的事,我们也能做,还能做得更好”的强音。老一辈是“国之栋梁”,新生代“挑起大梁”。如同中国国家话剧院演员、90多岁的游本昌分享王兴兴演讲视频时的留言,“90后相信90后”。这何尝不是“90后接棒90后”。接住了,更接稳了。

  前浪翻涌、后浪奔腾,一浪推一浪,创新的中国,行稳致远。

  《 人民日报 》( 2025年03月31日 05 版)

(责编:李洋、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与春同行,共赴新程——2025年长春市一季度项目开工暨北湖未来科学城项目开工活动侧记
  万物生发,正是干事争先的好时节。 在决胜长春全面振兴突破三年攻坚行动之际,3月28日,长春市一季度项目开工暨北湖未来科学城项目开工活动举行,全面吹响了北湖未来科学城新一年大抓项目、大抓投资的冲锋号角。…
在长春莲花山,研学“顶流”这样炼成
  行走山水诗路、探索科技奥秘、体验运动激情、感知红色教育……当“诗与远方”遇上“知行合一”,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给出答案:让学生们在“行走的课堂”中增长见识、收获新知。 近年来,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全面统筹发力、不断探索创新、挖潜优势资源、升级优化研学产品,推动研学工作高质量发展,打造独具莲花山特色的研学“顶流”,辐射长春市实现“时时处处人人皆可研学”。…
“吉林人民建议征集”在人民网上线启动
  人民网长春3月26日电 (记者王海跃)今日,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正式入驻人民网《人民建议》,启动“吉林人民建议征集”活动,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征集“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吉林新篇章中奏响白山松水全面振兴的时代强音”的金点子、好建议。 本次征集以“我为中国式现代化吉林新实践建言献策”为主题,围绕奋力推动吉林高质量发展明显进位、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10项重点工作开展征集: 一是全方位扩大有效需求,着力促消费扩投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