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梨树县政法干警:深耕平安沃土 护航春耕备耕

2025年03月28日14:23 |
小字号

春回大地,万象“耕”新,梨树县广袤的田野间机声隆隆,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之一,梨树春耕备耕工作牵动着千家万户的“粮袋子”。梨树县政法系统以“保农时、护农事、安农心”为目标,以“法治护航”为主线,构建起“立体防控、精准服务、多元共治”的护农体系。广大政法干警、网格员深入田间地头,通过严守农资安全、科技赋能监管、源头化解纠纷、普法宣传入户等举措,为春耕生产注入强劲法治动能,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的“平安底色”。

严守农资安全防线,当好护农“守门人”

梨树县公安局联合多部门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对全县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门店进行“拉网式”检查。重点核查营业执照、农药经营许可证等各类证件是否完备,有无产品进货清单、销货台账以及产品质量检验报告。针对发现的问题当场督促整改,确保农资产品来源可溯、质量可靠。

同时,通过“错时走访+联合调解”机制,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为春耕生产扫清障碍。此外,建立“警银协同”机制,与金融机构联动打击涉农金融诈骗,从源头保障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肥、放心药”。

科技赋能精准监管,织密农田“防护网”

梨树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公安、农业部门,建立农资安全保护联动机制,突破传统地面巡查的时空限制,创新引入无人机、高清摄像机等智能设备,构建起覆盖农资生产、存储、销售全链条的立体化监测网络,极大提升监管效率。无人机凭借灵活机动、视野广阔的特点,可快速完成对农资集中销售区域的高空巡查,精准捕捉隐蔽的违规存储点、非法分装窝点等异常情况,提供可视化证据链。

同时,地面执法人员通过高清摄像机记录商户经营环境、进货台账等关键信息,结合无人机采集的高空影像,形成“空中全景扫描+地面细节核查”的双重监管体系。这一创新模式不仅强化了执法力度,更以科技力量实现农资安全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为农业生产筑牢“安全屏障”。

源头化解土地纠纷,守护农民“命根子”

针对春耕备耕期间高发的土地边界争议,梨树县综治中心联合法院、司法局启动“田间调解”模式,通过实地测量、法律释明和情感疏导,成功化解多起土地纠纷。

在梨树镇西平安村,邓某与王某因土地返还问题产生矛盾,多次协商均未达成一致,矛盾逐渐激化。调解员(法官)高攀深入村屯实地走访,找到熟知当时土地情况的村党支部书记李辉,采取“调解+实地测量”的方式,结合土地确权证书与台账差异,耐心释法说理,最终促成双方达成和解协议,明确土地边界,实现“案结、事了、人和”。

普法宣传入脑入心,筑牢反诈“防火墙”

政法干警化身“法治宣传员”,利用劳作间隙,以田间地头为卷,创新开展“垄间课堂”普法行动,为农民群众送上了一份份“法治大礼包”。他们深入剖析“虚假农资推销”“假借惠农政策”“网络购物陷阱”等三类高发骗局,揭露不法分子冒充专家兜售伪劣化肥、伪造“农业补贴”短信诱导转账等手法,让农民直观了解诈骗套路。同时,手把手指导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并开启来电预警功能,结合AI换脸诈骗视频等案例,帮助农民掌握“不轻信、不转账、不泄露”防骗秘诀。通过“面对面”讲解与“手把手”指导,有效提升农民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梨树县政法系统以“田间警务”为支点,将法治力量融入乡村振兴大局,用责任与智慧守护希望的田野,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注入坚实的法治保障。梨树县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护航春耕不仅是季节性警务,更是守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我们将继续推动警务模式与现代农业发展同频共振,让平安成为乡村全面振兴最厚重的底色。”

(责编:李洋、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