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开学第一课 | “伊”法“童”行 ,一心“未”你 拒绝校园暴力,法治护航成长

2025年02月28日15:26 |
小字号

2月25日,伊通法院刑事庭联合伊丹法庭走进伊通县大孤山镇、三道乡中心校、伊通三中,以“法治护航成长”为主题开展春季学期“开学第一课”活动。法官通过案例讲解、情景模拟、互动问答等形式,为全校师生送上量身定制的法治教育课,并对积极参与活动的同学们送上了精美的礼品,助力提升未成年人法治意识与自护能力。

聚焦校园安全

以案释法筑牢防线

防范校园欺凌

从知法到用法

针对中、小学生认知特点,法院干警以讲述动画片为引子,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解析校园欺凌的常见形式及法律后果。通过具体案例,强调校园欺凌的危害性,告诉同学们既不要做校园暴力中的欺凌者,也不要成为被欺凌者,要一起反对校园暴力,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并传授三步自护法,即及时报告老师家长、保留证据、寻求司法援助。

学习网络安全教育

守护指尖上的童年

结合中、小学生热衷于网络游戏的现象,以游戏充值纠纷、电信诈骗、不良违法信息充斥未成年人网络空间、沉迷网络游戏等热点问题为切入点,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未成年人行为效力的法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引导学生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做到对网络乱象说不,守护孩子用网安全。

创新普法形式

寓教于乐深化认知

选取课间意外受伤、同学打架斗殴、 校园欺凌等典型场景,由学生扮演“法官”“当事人”等角色,发表自己对具体案件的想法,由法院干警引领、指导,让抽象法条具象化。同时针对上述的内容,对在场学生进行互动问答,将法律知识转化为趣味实践,现场气氛热烈,学生争相举手参与。

“开学第一课”不仅是法治教育的起点,更是司法保护与校园治理深度融合的实践。通过多元化的普法形式,法院为青少年播撒法治种子,助力其成长为知法、守法、用法的公民。通过精准对接校园需求、创新普法载体,将法治精神深植青少年心田,为构建阳光校园注入司法动能。伊通法院将持续深化“院校共建”,以更丰富的形式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来源:伊通满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责编:关思聪、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吉林省贸促会:“走出去”与“引进来”齐发力,扩大吉林国际“朋友圈”
  人民网长春2月27日电 (记者李洋) 吉林省新闻办今日召开《关于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开放发展的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吉林省贸促会副会长李建华表示,近年来,吉林省贸促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务实开展贸易投资促进工作,织密服务企业网,扩大国际朋友圈,为吉林省高水平对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议设计“长春摩电博物馆” 讲述有轨电车发展变迁
  人民网长春2月27日电 (记者马俊华)近日,吉林省网民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给长春市市长留言,对长春市有轨电车提出三条建议。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截图 该网民表示,全市目前已有三列不同主题的文旅电车,对电车文化的弘扬起到了作用。…
守护“少年的你”!长春市首家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成立
  2月26日,长春市关工委在市第六人民医院成立了长春市首家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呵护孩子的心理成长路。 据悉,该中心旨在应对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的挑战,它将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更好地发挥关工委组织的优势和作用,利用好“五老”专家和精神心理卫生专家资源,为全市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帮助他们应对焦虑、抑郁等心理困扰,提升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和优良品格,形成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工作体系,促进全市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全面和谐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