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普法小讲堂 | 关于“见义勇为”,你了解多少?

2025年02月27日16:07 |
小字号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时代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一个地区、一座城市迸发的榜样力量。那么关于“见义勇为”你了解多少呢?

什么是见义勇为?

见义勇为是指个人不顾自身安危通过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或者抢险、救灾、救人等方式保护国家、集体的利益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的一种行为。

见义勇为的法律特征

见义勇为的主体是非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自然人。负有法定职责或者义务的主体,在履行法定职责或者义务时,不能成为见义勇为的主体。

见义勇为所保护的客体,是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公民为保护本人生命、财产安全而与违法犯罪做斗争的行为,不能认定为见义勇为。

见义勇为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国家、集体利益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遭受正在进行的侵害的时候,义无反顾地与危害行为或者自然灾害进行斗争的行为。

哪些行为算见义勇为?

《吉林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第七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当确认为见义勇为行为:

(一)同正在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扰乱公共秩序的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

(二)同正在侵害国家、集体财产或者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的;

(三)遇有重大灾害事故奋力排险抢救(救灾、救人),保护国家、集体财产或者他人生命财产安全的;

(四)依法应当确认为见义勇为行为的其他行为。

如何申报见义勇为行为?

《吉林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第八条规定:见义勇为行为发生后,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及时向行为发生地县级公安机关书面申请确认见义勇为行为,申请确认的有效期限为一年,特殊情况不超过二年。

县级公安机关应当及时调查取证,并在接到申请确认的书面材料三十个工作日内组织有关部门评定,予以确认,并将确认结果书面通知申请人。申请人在接到书面确认结果之日起十日内,对确认结果有异议的可以向上一级公安机关申请再次确认。上一级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再次确认申请书之日起三十个工作日内将再次确认结果书面通知申请人。再次确认为终结确认。

《吉林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第九条规定:见义勇为行为的受益单位、受益人应当为见义勇为行为的确认提供证明。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取证工作。

见义勇为的奖励包括哪些内容?

《吉林省见义勇为人员奖励和保护条例》第十条规定:对见义勇为人员应当给予下列奖励:

(一)授予荣誉称号;

(二)颁发奖金;

(三)其他奖励。

来源:德惠市人民法院 王欣婷

(责编:关思聪、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吉林省贸促会:“走出去”与“引进来”齐发力,扩大吉林国际“朋友圈”
  人民网长春2月27日电 (记者李洋) 吉林省新闻办今日召开《关于进一步推动高水平开放发展的若干措施》新闻发布会。吉林省贸促会副会长李建华表示,近年来,吉林省贸促会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务实开展贸易投资促进工作,织密服务企业网,扩大国际朋友圈,为吉林省高水平对外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议设计“长春摩电博物馆” 讲述有轨电车发展变迁
  人民网长春2月27日电 (记者马俊华)近日,吉林省网民通过人民网“领导留言板”给长春市市长留言,对长春市有轨电车提出三条建议。 人民网“领导留言板”截图 该网民表示,全市目前已有三列不同主题的文旅电车,对电车文化的弘扬起到了作用。…
守护“少年的你”!长春市首家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成立
  2月26日,长春市关工委在市第六人民医院成立了长春市首家青少年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呵护孩子的心理成长路。 据悉,该中心旨在应对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凸显的挑战,它将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更好地发挥关工委组织的优势和作用,利用好“五老”专家和精神心理卫生专家资源,为全市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支持,帮助他们应对焦虑、抑郁等心理困扰,提升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培养良好心理品质和优良品格,形成多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关爱工作体系,促进全市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全面和谐发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