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歌新时代 奋斗在南关 | 法徽闪耀处的坚守

大家好!我是南关法院的陶佳彤,我的演讲题目是法徽闪耀处的坚守。
1995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与香港合作拍摄的电影《天国逆子》在香港首映,一经播放就引发社会极大的关注,电影中错综复杂的案件、痛苦的情感纠葛、与传统道德相违背的价值观念,在那个年代让人“念念不忘”。这部电影中最经典的一幕之一——法庭上对电影主角“母亲”的宣判取景于当时还坐落在永长路的南关法院刑事审判法庭,这一幕里除宣判的审判长为演员外,其余参演人员均为当时南关法院的干警,请领导们和前辈们看一下这一幕的截图,可能会看到二十多年前熟悉的身影和面孔,青葱岁月、犹在眼前。
作为一名青年干警,看到这一幕的时候我十分感慨,一方面这部电影中传递的价值观念——一定程度上见证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推进;另一方面,我感叹的是正因为长春两级法院人无悔付出、执着坚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对法治事业矢志不渝的爱,才有了我们今天长春地区法治建设的蓬勃发展。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慨,是因为这一幕的一位干警在退休后,她依旧以自己专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饱满的热情从事着人民调解员工作,为自己一生坚守的法治事业散发着光和热。
今年是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法院建院七十周年,对于南法人来说,更为特殊的是我们“家”也迎来了它七十岁的生日。俗话说,人到七十古来稀,但一所基层法院经历了七十年沧海桑田、七十载风雨征程却愈发地历久弥新、生机勃勃,这正是因为无数法院人初心如磐、忠诚履职,怀揣着执着与热爱,践行对党、对人民、对法律的无限忠诚。
在我们院有一群老干警,他们每天6点多的时候已经精力充沛开启了一天的工作。我总是惊叹于一件在很多人看来非常棘手的案子,在他们几次的沟通调解下,双方当事人能握手言和。我想看似不费吹灰之力的背后,是多少年付出与沉淀。
还有一群80后,是我们法院工作的中坚力量,承担着繁重的工作。在我们院民庭就有这样一位法官,年办案量超过1000件,位居全市前列,在自己腿部身患湿疹无法坐在椅子上的时候,她说道“不能坐着开庭我就站着开”。80后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既继承了老干警们吃苦耐劳、勤勤恳恳的优良品质,也用实际行动带动青年干警向上生长。
在院里越来越多的是像我这样的90后,甚至00后,我们虽然进入法院时间不长,但在工作中总是充满活力、勇往直前。在执行局就有这样一组青年干警,为了保障当事人的胜诉权益,在寒冬腊月他们踏上了穿越大半个中国、跋涉4000公里的执行之路,严重的高原反应、语言不通的障碍没能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拖着虚弱的病体靠着努力和坚持,在雪域高原圆满完成执行任务。
正是一代又一代的法院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无惧严寒酷暑、无惧困难荆棘、牢记铮铮誓言,将法律作为自己的信仰!
七十年峥嵘岁月,见证不变初心;七十年砥砺前行,履行神圣使命。未来,我们将接过前辈手中法治的“火炬”,将自己的青春融入到法治事业的发展上、法院的建设中,成为新一代朝气蓬勃、锐意进取的中国法治力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