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吉林省“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寻访老兵足迹”主题宣传活动系列报道之十二|老兵安福英:勇毅奋进、不懈努力 舍生忘死完成文件传递任务

2024年08月02日09:34 |
小字号

“无法忘记1954年5月,那是春暖花开的时候,是第三批入朝志愿军开始回国的时候。当到达辽宁宽甸后,绿色的铁皮车门被打时,我们闻到了祖国的气息、踏上了祖国的土地。”安福英回忆起当年凯旋的心情时,至今依然特别激动。

老兵安福英。

老兵安福英。

1934年,安福英出身于一个穷苦家庭。“小时候,我的父亲在地主家做长工,一家人生活特别困难。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分到了土地,告别了食不果腹的日子,我也有了宝贵的读书机会。”那时,安福英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一心为民的情怀,他心中也种下了听党话、跟党走、报党恩的坚定信念。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同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拉开了抗美援朝的序幕。为了报效国家、报答党恩,安福英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入伍,但此时他的家中已经有个哥哥子在部队当兵,并成为了第一批的入朝战士。作为家里仅余的劳动力,如果安福英也当兵,年迈的奶奶和年过半百的父母以及弟弟妹妹都无人照料。家人和老师都更希望他能够安心读书,他的入伍申请一直没有得到学校的批准,错过了两次征兵入伍的机会。

关爱老兵志愿者看望老兵安福英。

关爱老兵志愿者看望老兵安福英。

尽管入伍申请多次被学校驳回,但安福英报效祖国、感恩之愿的初心从未改变。最终,安福英的执着感动了校方,在第三批志愿军赴朝前如愿入伍。

1951年,安福英在沈阳军区接受了军事术语学习和军事素质训练后。1952年7月,安福英和战友们跨过鸭绿江,奔赴向抗美援朝的战场。

战场上,安福英作为干部处文书,肩负着干部质量统计、改制前的军衔鉴定及登记工作,为后来的军衔改制做准备。“我负责每个月去坦克兵指挥所送干部质量统计表。由于战地情况复杂,快速又便利的交通工具只有摩托车,但顺利时往返时间也要近八小时。”安福英骑着摩托车,在复杂的战地环境中穿梭,只为将每一份文件安全及时送达。

志愿者为老兵安福英赠送荣誉激励牌。

志愿者为老兵安福英赠送荣誉激励牌。

有一次,安福英如往常一样去送机要文件,摩托车的噪音使他无法察觉空中的敌军飞机,险些遭遇敌机轰炸。“还好当地百姓及时招手、呐喊提醒我,我很幸运活下来了。”这一幕,让他深刻体会到了战场上生死就在一瞬间,也让他更加珍惜与朝鲜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

他每次去志愿军指挥所开会都是冒着生命危险的,目标小又容易隐蔽的交通工具只有摩托车,但路上随时都会被美军的飞机发现。有一次安福英正在指挥所开会,敌军的飞机发现了他们,雨点般的炸弹落了下来,对着他们一阵狂轰滥炸。紧要关头,安福英和战友舍生忘死,冒着生命危险将首长护送到了防空洞,又躲过了一场灾难。

一口流利的朝鲜语让安福英在语言上有着优势,然而,面对战场上复杂多变的语境和军事术语,他必须利用一切机会多加学习。在战场上,他不仅是冲锋陷阵的战士,还是不知疲倦的文书兼翻译官。为了让中朝军民的信息沟通准确无误,只要身边战友有空,安福英就抓紧一切机会学习。凭借扎实的语言功底和业务技能,安福英传达着中朝两军间的战场消息和中朝军民间的友好祝福。因工作出色,他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

吉林省柏合暖兵服务队看望老兵安福英。

吉林省柏合暖兵服务队看望老兵安福英。

1953年,国内军队干部军衔制开始推行,由于安福英精通双语,同时具备部队干部的基本素养,上级领导安排他承担起军队干部资格的审核、鉴定与誊录等工作。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每当谈及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安福英老人便不由自主地哼唱起来。在他看来,自己的一生虽然平凡,但能够为国家、为人民贡献一份力量,就是最骄傲、最满足的事情。

“我见证了祖国的强大,看到了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我们中国人民勇毅奋进、不懈努力,生活得越来越好,我深感幸福。”安福英感慨地说。

社会各界看望慰问老兵安福英。

社会各界看望慰问老兵安福英。

(责编:马俊华、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