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国内首次展出!“良渚文化展”惊艳亮相长春

2024年04月11日09:32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探索历史的奇妙之门再次敞开,4月10日,在伪满皇宫博物院博物馆之眼艺术宫,“五千年前的水乡泽国——良渚文化展”启幕。

展览全方位展示了距今5300—4300年间,良渚古国的辉煌成就,带领观众穿越时空,探索中华文明的璀璨源头——良渚文化。

展览分为四部分,每一部分都蕴含独特的魅力。

第一部分

“文明实证——良渚古国”,揭示了良渚古城的壮丽景象,包括宏大的都城布局,社会等级的鲜明划分以及象征信仰的神徽玉器。

距今五千年前后的良渚遗址位于环太湖流域的西南部,这里气候温润、水网密布,资源丰富,适合人居,为良渚先民提供了创造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历史舞台。

良渚王国在此造就了成熟的稻作农业、繁荣的手工业,鲜明的社会等级、统一的宗教信仰、规范的礼制、宏大的都城,达到了史前东方文明的最高水平。

第二部分

“饭稻羹鱼——良渚民生”,讲述了良渚先民的农业生活、手工业发展以及他们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良渚先民生活在水乡平原和丘陵地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良渚文化时期,先民们开辟沃野,种植水稻、养殖家畜。稻米成为最重要的粮食,家猪是最主要的肉食来源。制陶、纺织、制骨、治石、舞漆、琢玉等手工业生产,更加专门化、体系化高度发达的农业和手工业,为良渚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第三部分

“玉出东方——良渚玉器”,展示了玉器文明的巅峰。从崇玉礼玉的玉琮、璧、钺,到珠环玉绕的装饰品以及神工鬼斧的琢玉工艺,展现了高度的艺术成就。

玉文明是良渚文明的重要特征。良渚王国的统治者以宗教力量凝聚人心,又以不同的玉器造型和神徽纹样创造出一套礼制用品,以此约束和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稳固其统治地位。

玉器造型的设计与纹饰的雕琢也反映了良渚文化最高的艺术成就,发达的玉文化透视出良渚先民的精神之美、艺术之美。

玉,被赋予神圣的象征,每一件玉琮、玉璧都是良渚人对神灵和秩序的敬畏与尊崇。良渚文化的玉器以其精湛工艺、多样品种、神秘纹饰、社会地位象征和文化传承载体而闻名,是中国古代玉器艺术的典范。

重点文物 欣赏

1.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神人纹玉琮

2.良渚文化玉鸟

3.良渚文化兽面纹玉镯

4.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玉璧

5.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兽面纹管式玉琮

6.良渚文化玉玦

第四部分

“余韵遗响——良渚文化的影响”,道出了良渚文化为后世所广泛地借鉴、吸收,对中华古代文明的形成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良渚文化的发现,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内涵,更对研究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古城遗址拥有规模宏大的城址、功能复杂的外围水利系统、分等级墓地(含祭坛)等一系列相关设施,以及具有信仰与制度象征的系列玉器为主的出土文物,这些实证了在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环太湖地区存在一个以稻作农业为基础,社会已显著分化并拥有统一信仰的早期区域性国家,为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历史提供了确凿的证据。

各类陶器展示了水乡人民生活的富饶与精致,这些展品不仅反映了良渚人的审美追求,更是他们智慧与技艺的结晶。

展览不仅有丰富的文物实物,还有精彩的互动体验,让你亲身体验五千年前的良渚生活。通过这些展品,观众仿佛置身于那片稻田环绕、水网交织的水乡泽国,感受着良渚先民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

【展览信息】

名称:五千年前的水乡泽国——良渚文化展

地点:伪满皇宫博物院博物馆之眼艺术宫地下二层第2展厅

展期:2024/4/10-2024/7/10

门票:免费预约参观

本次展览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

更是一次历史与文化的深度对话

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

思考文明的起源与演进

良渚文化

这颗水乡泽国的灿烂明珠

将继续照亮中华文明的长河

激发人们对古代智慧的敬仰与探索

快来伪满皇宫博物院

博物馆之眼艺术宫

感受良渚文化

(来源:悠游吉林)

(责编:马俊华、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