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2024吉林两会
加快构建具有吉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人民网长春1月24日电 (记者李洋)"当前,吉林振兴发展正处于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我们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打造具有吉林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体系和高品质生活体系。”1月24日,吉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长春开幕,省长胡玉亭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
1月24日,吉林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人民网记者 李洋摄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吉林省将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构建具有吉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聚焦“四大集群”“六新产业”“四新设施”发展新格局,抓好方案制定、政策创设、要素保障、照图施工。
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突出创新和产业融合联动,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主动对接国家战略需求,优化科技力量布局,整合科教创新资源,构建举全省之力有组织攻关核心技术的新机制。部署实施9个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尽快取得新突破。强化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推进9个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获批,推动2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获批挂牌。启动建设长白山实验室、三江实验室、吉光实验室。筹建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研究院。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设立企业科技研发专项,支持一汽、长客、吉化、吉林化纤等企业建设高水平研发中心。高新技术企业新增500家以上。强化科技成果就地转化,深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双千工程”。推动科技成果省内转化3000项,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200亿元,实现翻番。强化人才支撑,优化人才政策及配套实施细则,打造更多创新创业平台。深化“创业奋斗、‘就’在吉林”系列招才引智活动,力争高校毕业生留吉突破15万人。
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深入落实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壮大先进装备制造业。深入实施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工程,推动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项目投产达效,加快一汽红旗新能源汽车数字工厂、一汽解放高端中重卡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发展“汽车+”产业。加快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按照30%—50%渗透率,超前建设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全省汽车集群工业产值力争达到4800亿元,增长6%。扩大轨道交通整车优势。拓展延伸集风电整机、电机、叶片、储能等设备为一体的新能源装备产业链。做优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碳纤维下游制品产业园,推动卖原丝向卖制品转变,全产业链产值保持高速增长。加快发展光电产业,支持“长春光谷”建设。支持长光卫星等企业开展低成本批量化卫星研发制造,支持“吉林一号”卫星加快发展。超前布局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生物制造、元宇宙、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
推动新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促进增量绿电80%以上就地转化为实物产品,推动新能源与优势产业融合发展。发展增量配电网,加快建设千万千瓦级绿能产业园区。鼓励头部企业或联合体作为绿能产业园区建设运营主体,以绿色零碳、电价优势吸引企业投资入园,真正把绿电打造成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产业培育的独特竞争利器。开展“氢动吉林”“醇行天下”行动,落地一批十亿级、百亿级项目,推动“吉氢入海”。
推动旅游产业再上新台阶。深入实施旅游万亿级产业攻坚行动,旅游总收入突破6000亿元。着力做好冰雪文章,启动冰雪产品提质扩容工程。着力优化高品质旅游供给,启动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建设,加快完善松花江水路和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等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大力推动查干湖、嫩江湾创建5A级景区,打造红色游、乡村游、康养游、研学游精品。着力创新营销模式,加大文旅精品线路研发推广力度,高效开展“引客入吉”推介活动,举办首届吉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等品牌节会活动。着力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城市文明素养,发展智慧旅游,加强旅游服务和市场监管。
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入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全省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提升至50%。实施“万企上云”工程。优化数字基础设施布局。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