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持续增强的发展内生动力——回望2023吉林实践(四)

2023年12月28日09:32 |
小字号

推动更深层次的改革,扩大更有效益的投资,促成更可持续的开放,实现更有后劲的发展……回望2023年,吉林省走过的,是一条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以放为先、解放思想、开放包容、放开搞活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发展内生动力的蝶变,在白山松水间悄然发生着。

修炼“内功” 全面深化改革动能澎湃

1—11月,全省新登记经营主体54.8万户、增长10.9%。

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成发展之“进”。全面深化改革,让吉林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2023年,全省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网上审批效率、不动产登记效率、企业培育生成增速处在全国前列。

优化营商环境是全面深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手机一点,数据线上交换,一键获取的专用信用报告,可以替代此前10多个合规证明,这让正在筹备公司上市的长春海谱润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兴全兴奋不已。王兴全所体验的,正是吉林省今年11月起开始推行的“经营主体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改革。

作为吉林省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惠企措施,这项“用1份专用信用报告替代41个领域无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的管理改革,让全省300多万经营主体开具证明的“包袱”瞬间卸下,随之而来的,是行政成本的降低、审批效率的提高。

“数据多跑路,企业不跑腿”的背后,是信用数据共享,办事流程再造,是政府部门携手同心,打破数据壁垒、共同托举经营主体健康发展。

截至目前,全省各级政务部门依托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编制政务数据资源目录8.8万个,发布库表、接口、文件等资源11.4万个,归集政务资源268.1亿条。汇聚证照种类达到724种、证照数量4500万个,均在“吉事办”可展示、可亮证,有力支撑了电子证照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共享应用、凡此种种,让各类经营主体在吉林省得以轻装上阵、快速发展。1—11月,全省新登记经营主体54.8万户、增长10.9%。

——各地城市信用指数大幅攀升,全省排名稳居全国前列。

11月,国家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发布最新一期(9月份)全国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吉林省的城市综合信用指数排名在全国名列前茅,综合指数全面提升,实现历史最好水平。

其中,长春市在36个省会及副省级城市排名第3位,创历史新高;延边州在40个地州盟排名持续保持第1位;7个地级市在全国261个地级市排名全部进入全国前100名,综合排名第3位。

亮眼的成绩,源自驰而不息的努力。

2023年,省委、省政府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充分发挥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用,把提升全省城市综合信用指数作为抓手,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建设。

诚信二字,看不见、摸不着,却比金子还要珍贵。随着吉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推进,“诚信”成为吉林省城市发展、企业经营、个人生活中无比可靠的“通行证”。

“我的信用就是‘钱’,买车便宜了3000元!”喜提大众新车的张女士,兴奋地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过去一段时间,一汽-大众基于志愿者的信用评价,经审核身份和吉事办志愿证明及志愿积分等认定后,由一汽-大众直接为此类守信群体在购买大众品牌车型时实施3000至4000元不等现金优惠激励。同她一样享受这项优惠政策的守信消费者,目前已有1095名,合计优惠金额近493万元。

守信一路畅通、时时受益,失信则一筹莫展、处处受限。信用体系的加速建设,涵养了企业的发展信心,促成了吉林省国企敢干、民企敢闯、外企敢投的生动发展局面,打造了“诚信吉林”的金字招牌。

——启动实施高水平开放行动,开发区由115家优化整合至90家。

开发区是经济发展的主战场、扩大开放的主阵地,是地区发展内生动力的汇聚地。深入实施开发区整合优化,有利于加强开发区监督管理,提升发展动能与整体质量,提高项目承载能力。

整合,意味着握指成拳,集中力量做好事、成大事。

5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同意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与九台工业集中区整合,整合后名称为长春九台经济开发区,九台工业集中区退出开发区管理序列。

机构做了“减法”,发展做“加法”——

11月,在全省优秀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表彰大会上,位于九台经济开发区的天朗新能源获得吉林省优秀民营企业称号,楚天华通、中科电缆两家企业负责人获得优秀民营企业家称号。

企业的顺势腾飞,是九台经济开发区发展动能强劲的有力证明。放眼新九台经济开发区,一个个重大项目落位、推进,改革带来的内生动力加速显现。

管理做了“除法”,效率做“乘法”——

“中韩示范区在企业科技立项、人才引进等方面都给予大力支持,办事效率提高了,跑一次或者不用跑就能办成事。”长春博迅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陈维佳说。

在中韩示范区,容缺受理,压缩审批时间、审批效率再提升已经形成管理常态。办理行政许可事项承诺时限在长春市率先实现压缩80%,将企业群众办事由原来法定办结时限的10个工作日缩减为2个工作日,即办件比率率先提升至52.1%,部分事项已实现立等可取。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持续提高。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顶梁柱”。抓好国企改革发展,是实现吉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重要抓手。

截至2023年,省国资委推动企业全面建立市场化经营机制,将三项制度改革纳入企业负责人业绩考核,权重由5%提至10%。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各级企业经理层人员实施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比例达到100%,监管企业市场化招聘率达到100%。

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吉林国企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实施市场化运营机制、推进重组整合等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新成效,一批重要的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成果正在形成,改革试点成效逐步显现,改革红利加快释放,改革脉络愈加清晰。

增长“内力” 制度型开放蹄疾步稳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5400亿元、增长33.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2023年,吉林省进一步提升开放平台能级,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培育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等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更多“吉字号”产品行销全球,让开放的吉林更具吸引力、竞争力、影响力。

——前11个月,吉林省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7.5%、增速居全国第8位。进出口企业新增 1298家、创5年来新高。整车出口增长177%,对俄贸易额增长76%。新增上市公司2家,梯次培育结构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先看“脚踏实地”的联通——

1月8日,中俄口岸全面恢复客货通关首日,刺骨的寒风没能阻挡吉林“奔跑”的脚步,“长春-莫斯科(梅花赖氨酸)”班列首列在这天正式发出。

当天,位于长春新区国际港内发车现场一片繁忙景象。一个个满载赖氨酸盐的集装箱货柜正被有序吊运装车。装载110标箱赖氨酸盐,货重1430吨,货值1020万元人民币货物整装待发,简短的发车仪式之后,被称为“钢铁驼队”的中欧班列鸣笛“出征”。

中欧班列是吉林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平台和实施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中欧班列“长同欧”的开通,为吉林省与欧洲的物流沟通增加了更多运行方案,进一步加快了吉林省对外开放步伐。

“在长春,‘长满欧’班列并不是一个孤立运营的主体,兴隆综保区完善的平台功能、产业项目等都是推动其发展的资源优势。我们还通过构建以中欧班列为龙头的多式联运国际通道体系,创新运营海铁联运、卡车航班等发展枢纽经济。”长春国际陆港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玥一语道破中欧班列成功运行背后的制度“玄机”。

再看“向云端”的发展——

11月7日,一辆满载1.2万件电商包裹的大卡车从位于珲春市红旗国际汽车文化旅游小镇的珲春国际邮件互换局驶出,通过珲春口岸公路邮路驶向俄罗斯邮政互换局。

9月,珲春国际邮件互换局正式启动,两个月后的11月中旬,该局就已发出6.5万余件跨境电商商品,单车最高贸易额超100万元。中国邮政珲春市分公司寄递事业部负责人崔珍表示,珲春国际邮件互换局的正式运营,标志着珲春在提升跨境电商服务能力、培育外贸竞争优势正在形成。

“今年以来,吉林省多措并举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强对外通道的设计和建设,贸易水平显著提高,平台作用稳定发挥。”吉林省东北亚研究中心秘书长金美花表示,现阶段,吉林省正全力构筑“通道+枢纽+网络”的高质量综合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围绕“两格局、一枢纽”,打造大交通、大枢纽、大网络、大服务,引领保障吉林省高水平开放。

——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5400亿元、增长33.9%。贷款增速连续18个月居东北三省首位。

3月14日,吉林省招商引资座谈会在北京举行。省委书记景俊海与在京央企、国企、民企、外企负责人沟通对话、互动交流,进一步对接合作、谋划发展、携手共赢,为推动吉林全面振兴蓄势赋能。

会上,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海良表示,将深入参与“陆上风光三峡”“山水蓄能三峡”“氢动吉林”等重点项目建设,在特色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生态治理修复、新型城镇化建设等领域与吉林进一步加强合作。

正好9个月后,“能源”为主题的招商活动在长春再次亮相。

12月14日,省能源局会同省商务厅在长春举办了以“抢抓新机遇 领跑新赛道”为主题的吉林省新能源产业招商推介大会。会上,省能源局对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相关政策进行解读;省商务厅和国网吉林电力有限公司分别发言;省内10家绿能产业园区作了主题推介,旨在加快推进吉林新能源产业发展,更好促进招商引资和产业落地。

“吉林有需求,能建有优势,双方有共识,合作有共赢。”北京举办的吉林省招商引资座谈会上,宋海良曾经一语道出合作达成的“关窍”,也精准概括了时隔9个月的招商活动的内核。招商,从不止步;发展,驰而不息。吉林发展的内生动力具体可感。

——深入广东、上海等7省(市)开展经贸交流,央企再布局、民企大发展、外资快涌入势头强劲

“走出去”,步履不停——

10月16日,吉林省党政代表团到上海市学习考察,吉林省与上海市召开合作交流座谈会;10月17日上午,景俊海率领吉林省党政代表团继续在上海学习考察,召开吉林省—上海市招商引智座谈会;10月18日上午,吉林省—浙江省招商引智座谈会在杭州召开;当天下午,吉林省党政代表团来到江苏学习考察;10月19日下午,吉林省党政代表团又赶往安徽学习考察。

11月6日至7日,吉林省党政代表团到天津学习考察,吉林省和天津市召开合作交流座谈会;11月7日下午,吉林省党政代表团到山东学习考察,吉林省—山东省合作交流座谈会在济南召开;11月8日下午,吉林省党政代表团抵达广东进行学习考察,吉林省—广东省招商引智座谈会在广州召开……

抓落实 收获满满

吉林省党政代表团赴沪、浙、苏、皖、津、鲁、粤等地开展合作对接、经贸交流、招商引智活动,共签约合作项目174个,合同引资总额达2069.9亿元。

吉林省—山东省合作交流座谈会期间,双方签署“1+5”合作协议;

吉林省—山东省招商引智座谈会上,22个合作项目集中签约,引资额247.91亿元;

吉林省—广东省招商引智座谈会上,16个合作项目集中签约,引资额198.4亿元……

——成功举办东北亚博览会、全球吉商大会、中国新电商大会、“民营企业进边疆·吉林行”、世界寒地冰雪经济大会等重大招商活动……

从年初到年尾,从外埠到本地,吉林省的招商活动脚步不停。年终岁尾,回头看去,硕果早已挂满枝头。

招商引资是地方产业升级发展的重要凭借。通过招商引资,本地资源禀赋、产业积淀能够以更快的方式“链接”外部资金、技术、人才,本地产业得以加速融入外部市场,借助产业合作深化对外开放的愿景得以加速实现。

2023年进入尾声,吉林招商引资仍在进行中。

吉林省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省商务厅负责人表示,为实现年底吉林省商务经济发展圆满收官,商务部门将全力打好招商引资攻坚战。高标准筹备好重大招商引资活动,力争再签约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跟踪调度签约项目,落实分片招商机制,推动项目快履约、建设资金快到位。进一步强化项目主体责任,筹划明年招商引资工作,再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再策划一批重大活动,再引进一批重大企业,推动全省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

涵养“内秀” 奋斗在“吉”蔚然成风

高校毕业生留吉13.3万人,留吉率超过60%,创最好水平。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优化创新产业环境,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加大人才振兴的政策支持力度,打造更多创业创新平台,支持东北留住人才、引进人才。

引进人才,回归是先导;留住人才,平台是关键。

2023年,全省各级党委政府积极搭建吉人回乡创业就业平台,最大限度发挥人才作用,全力打造吸引力大、竞争力强的政策环境,开放包容、公平公正的制度环境,待遇优厚、保障有力的生活环境,贵贤重士、敬贤礼才的社会环境,这让更多优秀人才在吉林安心、安身、安居、安业。

待遇招人——

2023年7月,吉林大学硕士研究生代珊顺利在长春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搬离学生宿舍当天,就入住位于长春市汽开区的人才公寓。一室一厅,家具家电齐备,装修崭新,24小时安保,加上待遇丰厚、顺风顺水的工作,这一切,让这位河北姑娘坚定了留在吉林的信心。

推动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离不开高质量的人口、高素质的人才。2023年,吉林省坚持海纳百川引人才、多措并举育人才、苦口婆心留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出台人才新政,高级职称人才从净流出转向净流入,高端人才连续两年进大于出。

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全省锚定人才强省的建设目标,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聚焦落实人才政策,按照“五化”闭环工作法要求,制定出台了人才分类定级评定、安家补贴、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吉享卡服务和柔性引才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和相关工作细则,初步构建了“1+N”的人才政策体系,相关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

情感引人——

近年来,吉林省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先后举办一系列招才引智活动,出台一系列人才政策举措,推动吉林人才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先后三次举办“吉人回乡”就业创新座谈会,组建专班赴天津、上海、昆明举办“吉人回乡”招才引智座谈活动,开展“创业奋斗、‘就’在吉林”系列活动……轰轰烈烈开展的活动背后,是吉林渴望人才、尊重人才的赤诚之心。

“各级政府上下一股劲儿,对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的尊重和渴望,让我选择回乡创业……”身在异地的张学军将家乡招才引智的赤诚之心看在眼里,放在心上。怀抱着对黑土地的眷恋,最终选择回到家乡,创立吉林省杉芝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致力于现代农业实践与科技成果转化相结合。

“我在家乡,感到了强烈的‘被需要感’。”飞凡生物制药(长春)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菲2021年回乡创业,成立了东北第一家大型综合性生物制药CDMO公司,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研发和生产服务。融入吉林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潮流之中,两年来,徐菲的企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最近公司又得到第一个国内千万元级订单。

事业留人——

“过去一年,我参与了‘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更加坚定了我扎根家乡做研究的决心。”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所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筹)主任于子成,在国外大学执教多年后选择回到家乡。

乘着吉林省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的东风,于子成牵头筹建了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各项政策的托举下,于子成事业顺利、工作顺心,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被用于学习和研究。而今,他潜心带学生、带团队,培养了一批后起之秀。

当前,吉林省正积极顺应转型数字化、服务智能化、社会共享化、产业高级化趋势,今年相继启动了汽车产业“上台阶”工程、万亿级文旅产业攻坚行动等,为吉人创业创新、建功立业、回报桑梓提供了广阔舞台。

搭好舞台,是为了“唱”好高质量发展的“大戏”。

富赛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三年来,积极把握智能化和网联化的机遇提高产品核心优势和竞争力,已成为东北三省汽车电子行业的龙头企业。公司制造副总经理王鑫表示,企业与上下游企业合作,共计开发了本地供应商32家,通过资源互补和技术协同,有效优化了供应链的流程和效率,释放最大“活力源”。

2023年,吉林省持续发力,陆续引进了一批战略人才、领军人才、高端人才。在他们的影响和感召下,各方人才纷至沓来,形成了“链式反应”。有效牵引带动了全省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省内加快科技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依靠改革开放增强吉林全面振兴内生动力,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在高水平开放中融入新发展格局。

回望2023年,吉林省着力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促成了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

展望2024年,我们有理由相信,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将加速显现,吉林经济必将继续乘风破浪向前!(赵广欣 陶连飞)

(责编:马俊华、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