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中心城区定位 实现长春市南关全面振兴新突破

“明年是南关区振兴突破的攻坚之年,我们将抢抓机遇、奋力冲刺,围绕金融、科创等8项重点产业,大抓投资、大抓服务,增强优势产业竞争力,激发新兴产业爆发力,挖掘传统产业新活力,加快华为吉林总部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全力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4日,长春市南关区委书记鲁月表示,南关区将认真落实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要求,聚焦“高质量发展”和“高品质生活”两项重点任务,立足中心城区定位,迅速行动,竞进有为,对照振兴突破三年行动,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以贯之抓落实,确保决战决胜“十四五”,实现南关全面振兴新突破。
科技创新引领,夯实现代化产业基础。南关区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进一步放大服务业比较优势,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价值链,努力培育新质生产力,在老赛道上跑出新速度,在新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聚焦提升区域创新引领力,主动融入长春国家区域创新中心建设,围绕8个主导产业链对接科研成果,深入挖掘吉林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等16家科研院校资源,探索建立区级技术转移平台,提升创新成果转化效能,努力将南关区打造成为区域创新策源地。聚焦增强金融、商务服务、文旅等优势产业竞争力,立足已经形成的产业基础、特色品牌,进一步引导产业集聚,释放虹吸效应,提升优势产业的规模、质量和贡献。
聚焦激发科创、数字等新兴产业爆发力,加快关键团队带土移植、支撑项目整体引入、高端要素集中集聚,培育更多产业发展增长点,生成更多新质生产力。聚焦挖掘商贸、教育健康、建筑和房地产等传统产业新活力,主动适应产业新形势,加快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丰富个性化公共服务供给,满足群众高品质和多样化的消费需求。未来,南关区将依托华润万象城和即将开业的远大购物广场等城市综合体,大力发展首店、首发、首秀经济,带动重庆路、华远路等特色街区的繁荣发展。
有效投资带动,持续做大经济量级。南关区将扩大有效投资作为拉动产业发展最直接的抓手,坚决落实“五个一批”要求,加强全周期项目管理,以更大的投资强度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精准开展产业招商,发挥现有领军企业、重大项目拉动作用,组建专业化招商队伍,力争更多产业项目签约落地。围绕楼宇加快集聚,进一步做大做强总部基地、金融保险等特色楼宇,整体包装长春国际金融中心、钜城国际等现代化楼宇,推动轻资产项目快速落位、楼宇企业优势互补。扎实推动项目建设,建立南关区项目调度中心,发挥领导包保作用,对所有重点项目倒排工期、分类施策,切实做到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持续释放拉动集聚作用。对标高位开放合作,继续保持域外招商热度,加大同京津冀、长三角等地沟通交流,积极承接争取央企国企在东北落位布局,深化天津河西、杭州拱墅对口合作,促成更多实质性成果。
全面深化改革,助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南关区将牢固树立“放”的鲜明导向,转变旧观念,摆脱老模式,用改革的办法优化营商环境,用热情的服务留住企业人才,打造要素集聚、活力迸发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全力服务企业发展,清理规范各类审批许可,持续推广“信易贷”模式,降低民营企业融资成本。加强企业权益保护,坚决查处“吃拿卡要”等违纪违法行为。建立重点企业培育库,让更多中小微企业脱颖而出。加快人才吸引集聚,主动承接省人才政策3.0版,落实“百万大学生来(留)长工程”,深化“人才护航计划”,打造南关人才创新港,加快人才配套式住宅建设,打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友好城区。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改革,推广标准化服务企业驿站、社区村便民服务站,进一步扩大政策“免申即享”范围,打造多端统一、自助便捷的智慧化政务综合体。
站稳人民立场,着力打造高品质生活。南关区将持续加大民生投入,增强服务保障能力,努力让全区群众享有更高品质、更加幸福的生活。着力优化人口结构,建立健全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人口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生育支持政策,探索公办托育服务项目、家庭托育点等新模式。继续推进社区老年食堂建设,增强社区养老设施供给,打造“十五分钟养老服务圈”,确保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街乡社区资源投入,打造基层“就业创业超市”,建设充分就业社区。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持续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加快南关区第三实验学校、南关区第四实验学校建设进度,推动义务教育更加优质均衡。做实区域医联体共建,进一步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标准化比例。(王菁菁)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