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新区:“实、新、专”三字诀 塑造人才发展新动能

创新的事业呼唤创新的人才。
近几年来,长春新区共向省市推荐70人参评各类人才项目,组织196人参与吉林省高层次人才分类评定;累计引进海外人才2000余人、外籍人才近千人;共组织区内企业员工22000余人次开展岗位技能提升。2023年共开展直播带岗36场,服务企业1280家次,发布就业岗位20643个……
人才成绩单颇丰,各类领域的人才有何特色,如何引育?在新区“1310”发展格局和“311X”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中,如何让人才有“位”且有“为”?通过解读长春新区“实、新、专”三字诀的聚才密码,可以找寻答案。
服务以“实”,拴心留才。长春新区坚持“人才集群+产业集群”同频发展。高标准建成省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充分发挥“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国家自创区”等国家级品牌优势和汇维科技王泽山院士工作站等5所院士工作站的引领带动作用,推进建设“应化所北湖园区”“长智光谷”,加速吸引集聚高层次人才。充分发挥政策服务优势。不断扩大人才政策直达效果,高层次人才配套等5项人才政策实现“免申即享”,先后制定出台了“长白慧谷英才计划”“人才创新港核心区建设人才政策”及独有的“乐业安居”人才政策,建区以来,为区内千余户企业8400多人次累计兑现政策资金超2.4亿元;设立“长春新区奖学金”,加大优秀产业人才选拔培养力度。增强人才评选与推荐力度,全力保障人才政策“应评尽评”和“应享尽享”。
发展以“新”,引才聚才。不断探索拓宽招才引智渠道,形成线下、线上、直播带岗“三位一体”的人才服务新格局。开展产业引才专项服务行动,建立“一组一产业”的人才服务包保机制,形成企业人才情况台账,编制医药健康、光电信息两大产业人才地图,为企业定制个性化人才服务;常态化开展“直播带岗”,工作人员化身主播,将就业岗位带给直播间的每一位求职者,让求职者在线“淘岗”;搭建海外人才回吉就业创业平台,建设东北首家“侨梦苑”,通过50余项主题活动,不断增强对侨商侨智侨技的吸引力,特色品牌长春海外学人创业园吸引留学人员345人,领办创办科技企业252家;构建智慧化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建设集人才服务、在线学习、求职招聘等8大板块为一体,具备信息采集、政策适配、在线申报、积分奖励等功能的数字化平台,为人才提供多维度、全方位“秘书式”服务。
落实以“专”,助才育才。厚植人才培育沃土,突破创新专技人才和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打造独属新区的人才培育生态。优化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流程,为助力企业专技人才培养,积极申报并获批医药、电子、机械、建筑工程四个专业的职称自主评审单位,2023年实现材料审核加答辩评审全流程“零跑办”服务,实现了职称评审工作全流程网上办理,391人通过线上评审或认定的方式提升了专业技术等级。强化职业技能人才培育体系,打造“产教融合”产业园,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有效解决企业发展中技能型人才紧缺难题,进一步壮大技能人才队伍。
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长春新区将以更加务实的服务、创新的举措、专业的机制,吸引各类人才在这片产业高地上大显身手,打造人才“近悦远来”之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