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孙宽平:以群众法治获得感为导向推进基层法治建设

2023年08月24日16:18 |
小字号

8月24日,“2023法治获得感总结分享”在北京举行。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原国家信访局督查专员孙宽平作题为《以群众获得感为导向推进基层法治建设》的主旨演讲。

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原国家信访局督查专员孙宽平。

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原国家信访局督查专员孙宽平。

“这次活动主要是以案例征集、点赞发布、总结研讨、展示展览等形式,多角度展示各地方推进基层法治建设的优秀经验,典型模式和试点成果,展现新时代良法善治,推进基层治理取得的成就,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孙宽平说。

孙宽平分享了自己的三点看法:

第一,一方面,基层是群众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场所,群众的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以及需求也在基层。另一方面,基层治理建设实践中也存在一些值得重视的问题。

第二,这次活动贯穿了法治主导构建三治融合治理机制的主线,丰富了基层法治治理建设的实践经验。基层治理是一个不断深化的实践过程,实践要创新探索,需要及时跟进实践总结经验。

第三,在基层治理中,群众既是受益者也是主导者和参与者。在推进基层法治建设中,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既需要坚持全周期管理理念,也需要综合运用政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调解、疏导、听证等办法,整合社会资源,动员和组织各方力量,情、理法多管齐下。

如何提升法治获得感,孙宽平提出,首先,要以加强公共法律为工作着力点,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其次,要以诉源治理为抓手,以创建“枫桥式法院”,枫桥式派出所为主体,把政法体系专业力量纳入基层治理体系中,让群众通过司法实践,平安建设提升法治获得感;第三,要抓住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和依法行政这个关键环节,让群众在政务服务、依法行政过程中提升法治获得感;第四,要以议事协商,充分发挥群众在基层治理中的主体作用,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第五,要以乡规民约为载体和中介,把法治建设融入群众日常生活中,让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增强法治获得感。

(责编:马俊华、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