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2023法治获得感总结分享暨法治获得感典型案例发布会

山东省兰陵县:媒体政务融合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3年08月23日13:49 |
小字号

兰陵县以改革创新为突破口,以流程再造为发力点,努力走好网上群众路线,于2019年10月创办“兰陵首发”网上群众服务平台,融合构建为民办事、宣传教育、问计于民三大功能,APP注册用户达51万。

兰陵首发指挥平台。

兰陵首发指挥平台。

一、背景与起因

(一)践行新时期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

以往通过电话、走访、问卷等渠道已难以及时广泛地掌握群众诉求,政府与群众之间缺少“短平快”的沟通桥梁,建立高效便捷的沟通平台,是践行好新时期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

(二)创新强化宣传阵地的重要保障

融媒体发展背景下,电视广播、村村响大喇叭、微信公众号等单一薄弱的宣传阵地已不能适应群众需求,基层需要不断加强传播手段和话语方式创新,牢牢把握舆论阵地。

(三)补齐基层治理能力短板的现实需要

县域基层治理处于多个职能部门分线作战、“单打独斗”的状态局面,群众诉求难以及时有效地解决,导致一些小问题变成大难题,社会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多。基层亟需集中办理平台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二、做法与经过

(一)用情服务,打造为民办事“掌中宝”

设置“我有话说”。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在平台上直接表达,首发平台及时将问题分类、交办责任部门,明确办理时限,咨询类的半天内回复,一般性问题3天内回复,较为复杂问题5天内办结。目前解决群众各类诉求15.6万件。建立“首发接访”。群众可通过首发预约县级接访领导,预约情况、办理结果在平台公开,每天公示办理进度。对信访案件实行“在线督办”,责任单位、责任人、化解措施、办理时限全部公示。通过首发接访公示,信访及时化解率提高了15%。设立“老苗调解”。发挥县内调解能手“老苗”工作效应,组建8名金牌调解员、20名优秀调解员的调解团队,对群众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矛盾纠纷,平台受理后安排调解员现场调解,目前化解矛盾诉求4000余件。推进平台融合。融合12345热线、信访(初信初访)、网络舆情、公安110民生诉求,推动群众诉求渠道多平台合一,解决多头受理、多头交办、多头回复问题。坚持闭环督办。建立交办、督办、问政、问责闭环办结机制,限期未办结的现场督办,对办理效果不好、群众不满意的进行问政,问政后仍然办不好的纪委问责。首发运行以来,已现场督办426件、视察督办158件、电视问政96件、问责干部39人。

(二)用心宣传,开通教育引导“直通车”

整合县报、广播、电视等资源,建立首发采访部,实现“一次采集、多种生产”。宣传各类政策。设置“为您服务”版块,围绕与群众最密切相关的问题,建立政策信息、产业技术、民生资讯、志愿服务等专栏,群众可以随时查询就业、医疗、社保、交通等最新政策。宣传兰陵发展。设置“兰陵热点”“时景热图”“五微看兰陵”“我的乡镇我的家”,原汁原味搜集报道群众自己的事、身边的事,群众愿意看也愿意转,达到了吸引人、教育人的效果。打造融媒矩阵。在全县建立三级微信“信息交流群”,覆盖群成员50.6万余人,择优推送首发稿件,实现首发平台与微信群互动。融合以来,首发稿件点击量1万以上的943篇、10万以上的20篇,其中最高点击量达43.6万。宣传好人好事。设置“好人好事”“文明实践”栏目,及时发布孝善“红黄榜”“好人好事”等典型案例,曝光反面典型,弘扬清风正气,报道“践行沂蒙精神好干部”120人、“兰陵好人”259人、“劳动脱贫光荣户”37户,发布孝善“红黄榜”12期。

(三)用力凝聚,汇集兰陵发展“民意云”

坚持问计于民。以群众意见为导向,设置“问计”版块,开办“献策家乡”栏目,开通“网友好计策”,围绕事关群众切实利益的事项广泛听取民声,大事小事与群众商量,实现政府和群众常态化的互动交流。集中汇聚民智。设置“人大监督”“政协参政”专栏,人大、政协在首发平台设立“代言”“建言”“诤言”栏目,拓展人大、政协的民主监督、协商渠道,引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全县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开展专项调研、督查指导,形成蔬菜产业升级、人居环境整治、兰陵路东延隧道建设等建言议题186件次。推动建章立制。综合“我有话说”等板块中的问题诉求、意见建议,建立“民意云”数据库,定期分析、总结提炼普遍性、规律性问题,及时反馈涉及部门单位,推动从政策层面加以解决。

三、经验与启示

一是“兰陵首发”之“魂”在为民。设立“兰陵首发”的初衷,就是践行宗旨和沂蒙精神。只要又好又快地帮群众解决问题,“兰陵首发”就能在群众中扎根,就有公信力,就有影响力。二是“兰陵首发”之“力”在公开。对群众问题诉求的解决进行全程公开,这种围观效应,给部门机关、党员干部以巨大压力,让懒慢拖无处可躲,退无可退,倒逼公平公正为群众解决问题。三是“兰陵首发”之“求”在聚民。只有通过为群众办实事,才能增进群众对干部的信任,让群众充分认识到党委政府的工作就代表了自己的利益,最终实现为人民、靠人民的统一。四是“兰陵首发”之“新”在融合。“兰陵首发”坚持先办事再宣传,群众在哪里就在哪里宣传,就到哪里征求群众意见,通过一件件的具体事逐步把越来越多的群众凝聚起来,实现了为民办事、宣传群众、凝聚力量的统一。五是“兰陵首发”之“用”在简便。“兰陵首发”在功能、板块和程序设置上,坚持怎么简便怎么来。群众办事节省时间和精力,更愿意也更习惯到平台反映问题。贴近基层、定位农村、服务群众。六是“兰陵首发”之“要”在治本。“兰陵首发”既能看到为民办事的过程和效果,也能发现深层次上的干部作风问题。通过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引导督促干部把改进作风作为自觉和常态,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了群众意志和现实力量。

四、讨论与评论

一是融合办理创新。“兰陵首发”是一个综合服务群众平台,把为民办事、宣传教育、问计于民三大功能融为一体,平台可直接接收、解决群众诉求问题,也可发布政策信息宣传教育群众,还可在发展中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二是公开公示创新。“兰陵首发”最大的力量在于公开,群众诉求问题、诉求办结情况、网民跟帖评论等,都在平台上公开晾晒,产生围观效应,倒逼部门、干部公平公正为群众解决问题。三是闭环办理创新。“兰陵首发”对群众诉求问题,建立了收集、办理、回复、评价闭环机制,每个办理环节、流程都是闭环式,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四是监督执纪创新。县纪委监委全程参与“兰陵首发”为民办事的监督,成立由分管副书记任组长的首发工作专班,并进驻“兰陵首发”,对“兰陵首发”诉求问题办理进行常态化监督,对反馈问题坚持督查结合、快查快办,及时解决不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问题。五是民主议事创新。设置人大监督、政协参政、献策家乡栏目,对县里的重要决策、重大民生等,通过“兰陵首发”征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网民的意见建议,动员群众积极参与,将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转化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

五、成效与反响

一是畅通了群众的诉求渠道。把全县的110民生事项、初信初访、12345热线、网络舆情全部接收到“兰陵首发”,实现群众诉求问题“扎口受理”,解决了群众有问题多头问、多处跑的问题。二是加强了部门的办事力量。解决了同一问题出现多头办理情况,对一个部门办理不了的,或一个问题涉及多部门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共同推进解决。同时,建立诉求办理闭环机制,合理的诉求跟踪问效,通过问政、问责,直至问题解决。三是实现了媒体的融合宣传。把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融合,实现了“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全媒传播”,发挥了主流媒体的引领作用,累计发布宣传稿件3万余篇。依托“兰陵首发”组建新闻志愿者协会,每村一名新闻志愿者,扩大了宣传覆盖面。 四是解决了层面的共性问题。共性问题集中办理,公开回复。例如发现反映房产证办理问题较集中,经调研梳理共排查出41个小区、1万余户存在类似问题。县里研究出台《兰陵县集中处理房地产领域突出问题工作方案》集中为群众办理房产证9151户,此类问题目前减少了90%以上。

(责编:马俊华、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