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2023法治获得感总结分享暨法治获得感典型案例发布会

四川省渠县:创新平台 集成融合打造县域社会治理的“渠县样本”

2023年08月23日13:21 |
小字号

近年来,四川渠县严格落实党中央、省、市、县各项决策部署,创新推进“最多跑一地” “最多找一人”改革,率全省之先建成县级、片区、乡、村四级综治中心,推动信访和矛盾纠纷“一站式接待、一条龙办理、一揽子解决”,形成了县域社会治理的“渠县样本”。

一、强化县域统筹,建立“一个体系”,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高水平建设四级综治中心。一体贯通从县到村的四级治理体系,县级中心设立受理服务、接访服务、审理仲裁和研判指挥系统,集成综治中心、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协调中心等13中心为一体,23个部门派员入驻,9个专调委集中进驻县级中心。7个片区综治中心统筹整合片区内法庭、派出所、司法所等力量,解决基层社会治理力量薄弱、专业性不强等问题,实现“警源、诉源、访源”三源共治;37个乡镇(街道)、415个村(社区)综治中心整合调解、信访、网格等治理力量,实现实体化、标准化运行。

创新设立宕渠中央法务区。对标落实省委依法治省“1+8”示范试点要求,创新设立“宕渠中央法务区”,法、检、公、司派驻业务骨干,集中开展法律咨询、援助、鉴定、公证、复议、诉讼、劳动仲裁、法治审查服务,打造集公共法律服务、社会治理交流、法治文化教育宣传、智慧法务、行政事务法治支撑等功能于一体的全链条、专业化、现代化、市场化的法治创新聚集区。

建成县域社会治理“智慧大脑”。坚持科技赋能,升级改造“天网”“雪亮”监控点位7480个、“慧眼”工程26312套,建成结构化智能分析系统1500路,风险收集、分析、预警和防控能力持续提升。自主研发“渠县信访和矛盾纠纷信息系统”,推进县域信息设施联通、数据融通,实现信访事项统一归集、分流、办理,建成集线上流转办事、动态管理、预测预警、调度指挥、应急抢险、精准决策于一体的县域社会治理“智慧大脑”,实现“一屏观城乡、一网管全域”。

二、强化便民利民,推进“双向融合”,实现治理效能提升

综合窗口互设。聚焦高效协同,强化补位意识,在县政务服务中心、综治中心(简称“双中心”)互设综合服务窗口,双方互派工作人员常驻。乡镇(街道)、村(社区)综治中心与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代办点一体化运行。

工作融合互动。推进“双中心”工作联动、信息互通,在综治中心涉及的政务服务事项由政务服务综合窗口全程代办协办,在政务服务中心涉及的矛盾纠纷由纠纷综合调解窗口就地化解,实现“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的有机融合。

运行质效互促。在“双中心”设置纪检效能室,强化纪律保障,定期不定期跟进监督检查,严肃问责追责,推动政务服务和综治中心真正实现双促进、双提升、双融合。

三、强化制度保障,完善“三项机制”,推动高效运行常态化

综合分析研判机制。实行周例会、月研判,组织进驻部门(单位)对多发性、复杂性信访和矛盾纠纷事项进行联合分析研判,从源头上分析信访和矛盾纠纷成因,明确承办单位、解决路径和化解方案。

多部门联合调处机制。坚持“调解优先,诉讼断后”原则,依托“宕渠中央法务区”,建立“矛盾纠纷调处—司法确认—诉讼引调—代理诉讼”的一站式矛盾纠纷调处机制。推行县级领导接访,每天1名县领导轮值,统筹随访随解、联合接访、跟踪督办,着力化解“确权办证难、老旧小区电梯安装难、信访积案化解难、物业服务提升难、惠民政策兑现难”五难问题,把综治中心打造成解决群众诉求的终点站。

逗硬督查奖惩机制。严格督查考核,将社会治理纳入“大督查专班”重点督查事项,综合万人诉讼率、万人信访率、信访和矛盾纠纷化解率等“三率”指标,按月发布社会治理分析报告,通报平安建设群众满意度“逆排名”。强化结果运用,创新评选“骏马奖”“海马奖”,对成效显著的予以褒奖,对排名靠后的单位进行通报、约谈或挂牌整治,正向激励、反向约束倒逼社会治理工作责任落细落深。

四、强化实战实效,推动“四大转变”,充实群众获得感

通过有效变革社会治理的方式与秩序,渠县提升了县域社会治理效能,实现了获得感之变。从以前的被动接访,到现在主动约访、接访、下访,联动化解,实现了社会治理的方式之变;从以前的四处跑、到处访、相互推,到现在跑一地、有序访、就地办,从过去信访化解的中转站,到现在的终点站,实现了秩序之变;2022年县级信访总量、赴省进京越级越访批次、诉讼案件总量、县域万人诉讼率同比平稳下降,实现了效能之变。信访部门和责任单位受理率达100%,按期答复率为100%,群众对信访部门和责任单位的满意度达99.6%,实现了满意度之变。

(责编:李思玥、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