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2023法治获得感总结分享暨法治获得感典型案例发布会

江西省横峰县人民法院:“四治促建 和润万家” 用司法之力托起千家万户稳稳的幸福

2023年08月23日12:53 |
小字号

“希望你们作为孩子的父母亲,今后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责任,全力以赴共同守护孩子健康快乐成长”。2023年7月25日,横峰法院向一起离婚纠纷案件当事人发出上饶市首份《横峰县人民法院决定书(家庭教育指导令)》,并与横峰妇女联合会、心理健康教育协会联合对双方当事人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督促其在离婚后共同履行家庭教育责任,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近年来,横峰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形成“四治促建”家事审判新路子,以治“未病”、治“心病”、治“隐患”、治“风气”的新型司法服务审判方式,推动大量家事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前端化解,以司法之力托起千家万户“稳稳的幸福”。2021年以来,诉前成功化解家事纷争604件,调撤率达85.13%,2022年,家事案件数量同比下降5.7%,家事纠纷诉源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一、从“联”突破 扩宽源头治“未病”

把家事案件作为联防联调工作重点,协调基层力量参与调解,形成法院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大调解格局。一是主动融入,积极参与构建“党委领导、多元联动”的诉源治理立体格局。与公安、检察、司法、教体、妇联等10余家单位齐发力,形成“法院+N”解纷模式,共同化解家事矛盾。二是多元联动,强化家事纠纷诉前化解。在上饶中院指导下,开展“联村法官+”工作,建设村村覆盖的“村居社区法律服务站”,组建“法官+调解员+网格员+群众代表”解纷队伍,以案件当事人为中心,发动其身边一切力量化解矛盾,将“大纠纷”化为“小矛盾”,将“小矛盾”化为“一家亲”。三是多方参与,组建专业化家事审判团队。从心理协会、街道(社区)一线等部门选任专家学者、基层工作者等40名家事调查员,参与到家事纠纷调解工作中。此外,与心理服务机构签订合作协议,聘任17名心理咨询师进行心理疏导服务、共同开展判后回访帮教。

二、从“情”推动 柔性司法治“心病”

横峰法院以维护家庭、婚姻、亲情关系的稳定和谐为原则,以温情关怀为着力点,融情、理、法于一体,贯彻柔性司法,强化抚慰修复,全力在“案结”的同时做到“事了”“人和”。一是重建审判场所。横峰法院始终坚持开展家事审判专业化探索,将少年审判和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纳入家事审判范围,建设融合家事审判、少年审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保护妇女、儿童、老人的现代化的少年家事法庭。根据涉未成年人案件和家事案件特点,将法庭审判场所划分为诉讼引导区、纠纷缓冲区、暖心调解区、单向观察区、心理服务区、案件审判区、文化交流区和防家暴庇护区,实现“调查、疏导、抚慰、调解、保护、教化、治理”七大功能。二是重塑审判流程。在案件办理中,总结出家事调查员同步调解、特邀调解员诉前调解、办案法官诉讼调解、心理咨询师心理调解的“四合一”调解模式,让调解更符合人民群众朴素感情,符合社会伦理道德,符合法律规定,推动实现“和谐”“和美”“和顺”的解纷效果。三是重构辅助机制。在案件办理中,横峰法院特别注重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尤其是妇女、儿童及老人的切身利益。依法签发人身安全保护令,为保障妇女、儿童及老人等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补种“加强针”。发出家庭教育指导令,并根据家庭调查情况制定个性化教育方案。对确无和好可能婚姻,出具《离婚证明书》走出“围城” 。在此基础上,创新制发江西省首份《探望权自动履行承诺书》,尝试在执行中设置“抚养权执行适应缓冲期”,全方位保障家庭成员亲权,维护未成年人主体权益。

三、从“和”出发,修复关系治“隐患”

横峰法院将对风险隐患的排查、管控、化解作为家事纠纷化解的重要内容,全力将家事纠纷中的不稳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状态。一是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及时获取家事纠纷动态信息。依托全县网格化治理,联合村(社区)干部、网格员、调解员深入大街小巷、走进田间地头,对家事纠纷风险隐患进行全面摸排,提前介入化解,避免家事纠纷成为影响社会安定的隐患。二是风险隐患分类分解,科学施策推动家事纠纷实质化解。对案件进行风险评估,将纷争风险点划分为黄、橙、红三级,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分别采取“自我化解、联合网格员化解、党委领导化解”的矛盾化解措施。制定《关于审理家事案件判后回访机制》,其中涉家庭暴力案件尤其是制发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确认为案后必访案件。同时,加强网格化线上程序应用,做到信息第一时间互通,任务第一时间到达,情况第一时间反馈。三是“四调”联动,打消人民群众解纷“后顾之忧”。通过司法调解、专业调解、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四调”联动,做好矛盾化解、权利实现、案后回访的贯通,切实将纠纷化解在基层,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四、从“德”着手,优化服务治“风气”

横峰法院在家事审判工作中,以矛盾彻底化解为出发点,以家庭和谐为落脚点,坚持“德法共治”,实现案件审理与家庭文明建设有机融合。一是强化裁判说理。深入推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裁判文书释法说理,以司法裁判彰显社会核心价值,弘扬家庭文明风尚,实现家事审判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二是坚持以巡促治。采用“巡回审理、就地调解”的审理方式,帮助旁听群众快速补充法律知识的同时,更好地满足群众对司法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真正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2021年以来,开展家事巡回审判、家庭教育辅导40余次,辐射全县90%以上的街道社区和行政村。三是创新普法形式。以“说法给你听”“大喇叭响起来”“法律抖相见”为代表的一系列音视频、短视频、线上直播活动,累计观看点赞超2000余万人次,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专业宣传品牌,积极推动全社会化风成俗。

(责编:马俊华、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