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寻访老兵足迹 讲好英雄故事 传承红色精神”系列报道

老兵李玉奎:抱着必胜的信念保家卫国

人民网记者 马俊华
2023年07月17日08:30 |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小字号

“马达嗡嗡响,车轮哗哗转。车弓上下颠颤颤,颤颤颠,颠颤颤……我的朋友,我的伙伴,前线同志们等着咱。”回忆起当年,老兵李玉奎哼唱起了难忘的旋律,情到深处,他流下了眼泪。

6月2日,吉林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寻访老兵足迹、讲好英雄故事、传承红色精神”主题宣传文化活动启动。6月5日,我们寻访到了89岁高龄,仍然精神矍铄的老兵李玉奎,谈起当初为什么当兵,他没有犹豫地说:“保家卫国!”

老兵李玉奎

老兵李玉奎。人民网记者 马俊华摄

1948年,年仅14岁的李玉奎在本村入伍参军,先后参加了辽沈战役和平津战役。“前方战斗炮火连天,敌人的飞机飞得很低,就像‘挨着头飞’,连续几十枚照明弹,照得山坡像白天一样亮。”说起战斗时的场景,李玉奎记忆犹新。

1952年,18岁的他又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我们所在的战场山地较多,我们打游击战,一个人能打,三个人也能打。”李玉奎回忆,“到了晚上,敌人的岗哨开着灯,有一次我们一个班偷偷摸进了敌人的阵地,将手榴弹扔进敌人的帐篷里,卸下他们的枪栓,那次俘虏了很多敌人。”

李玉奎的革命军人证明书

李玉奎的革命军人证明书。人民网记者 马俊华摄

在抗美援朝战场上,李玉奎主要负责师首长的警卫工作,时常需要进行夜间行军。一早一晚都会有山雾袭来,不开灯就只能让人在前面引导,行军速度缓慢。当时路面也被轰炸得支离破碎、弹坑密布,加上难民四处流动,原本计划好的保障方式很难执行,汽车兵为了赶进度,只能在路况好的时候拼着命地往前赶。

“驾驶员们编了一首歌。”说着,李玉奎唱起了这首《英雄的汽车司机员》,“马达嗡嗡响,车轮哗哗转。车弓上下颠颤颤,颤颤颠,颠颤颤……爬上山又下山,我的车呀快快地跑哇,我的车呀快快地向前,我的朋友,我的伙伴,前线同志们等着咱。”

难忘的歌词讲述了战友们执行任务时的艰难场景,也讲出了抗美援朝作战时的艰苦和艰难。李玉奎介绍,当时,对部队威胁最大的,还有敌人的肆意轰炸。“敌军飞机在天上肆无忌惮地飞,当时叫‘摘帽子’,他们的飞机低空飞行,风把我们的帽子都能刮掉。”李玉奎说。

“我们的手榴弹打不下飞机,还会暴露地面部队目标遭到轰炸,许多受伤的战士都由警卫连负责转运,战火冲天,到处都是炸弹坑,伤员随处可见,眼看着战友在我眼前牺牲……”谈起战场上的惨烈,李玉奎几度哽咽。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这是我们的口号,我们就是抱着这个信念,赢得了胜利。”如今,李玉奎老人说自己的生活充实且幸福,他寄语年轻人,“要再接再厉,更加努力、勇敢,把祖国建设得越来越好。”

(责编:马俊华、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