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点突出优势显著 吉林省冰雪资源普查成果丰富

人民网长春3月1日电 (马俊华)人文冰雪资源优势显著,优良级冰雪资源突出,区域特色鲜明……3月1日,吉林省冰雪资源普查成果新闻发布会召开,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金振林介绍主要成果和相关情况。
“本次普查工作覆盖到了全省范围内所有乡镇和街道,结合冰雪资源类型丰富和冰雪资源储量丰度两大指标,调查和记录的冰雪资源单体共89531个,单体密度为0.48个/km²。在冰雪资源总量规模和质量两个方面实现突破,充分体现了吉林省冰雪旅游的发展潜力。”金振林说。
对比吉林省2007-2008年旅游资源普查数据,本次冰雪资源数量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是上次省级旅游资源普查总量的4.32倍。其中,优良级冰雪资源数量达到6312个,是上次省级旅游资源普查优良级数量的1.95倍。集合体冰雪资源总量达到26866个,占资源总量的30.01%。新认知冰雪资源达到24532个,占资源总量的27.40%。
金振林表示,结合普查数据的分析,吉林省冰雪资源主要有资源总量丰富、类型多样,人文冰雪资源优势显著;资源平均品质地区差异大,优良级冰雪资源突出;冰雪资源分布呈大分散、小集中格局,区域特色鲜明等特点。
在冰雪地文景观、冰雪水域景观、冰雪生物景观、冰雪天气与气候景观、建筑与设施、历史遗迹、冰雪活动购品、冰雪人文活动等8个主类、25个亚类和112个基本类型中,吉林省冰雪资源的拥有率达100%,自然冰雪资源和人文冰雪资源均拥有较多的单体、较高的储量和多样的类型,且吉林省人文冰雪资源数量多于自然冰雪资源,优势显著。
吉林省共有6312个优良级冰雪资源单体,占全部冰雪资源单体数量的7.05%,其中,包括607个五级冰雪资源单体和1015个四级冰雪资源单体。虽然,相对总量占比不高,但绝对数目十分突出,且11个地市均有分布,为全省冰雪产业的发展奠定了高品质的资源基础,有助于吉林省打造有市场号召力的冰雪产品,建设成为世界级冰雪大区。
冰雪资源分布呈大分散、小集中格局,区域特色鲜明,反映了吉林省冰雪产业构建的“四轮驱动”空间发展格局。长吉都市冰雪与休闲度假集聚区,以长春市和吉林市为主,有230个冰雪资源集聚区,占全省总量的42.36%,主要以冰雪运动、冰雪度假、冰雪景观、冰雪文娱、冰雪节庆、冰雪乐园等特色资源为主,形成了长春世界冰雪名城和吉林冰雪运动名城品牌;大长白山冰雪生态度假集聚区,以延边州、白山市、长白山管委会为主,有163个冰雪资源集聚区,占全省总量的30.02%,主要以冰雪运动、冰雪度假、冰雪景观、冰雪温泉、冰雪雪村、冰雪文娱为主,形成了延吉冰雪民众名城和白山冰雪生态名城品牌;通梅冰雪融合发展集聚区,以通化市和梅河口市为主,有54个冰雪资源集聚区,占全省总量的9.95%,主要以冰雪运动、冰雪度假、雪村、文娱为主;松白冰产业集聚区,以松原市和白城市为主,有66个冰雪资源集聚区,占全省总量的12.15%,以冬捕、冰雪景区、冰雪节庆、冰雪乐园为主。资源集聚区的调查结果很大程度上反映全省冰雪资源的空间分布状态,对冰雪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和规划保护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普查中,我们还发现在冰雪资源的系统性认知与挖掘、冰雪资源管理的体制机制、冰雪资源开发的主体关系、冰雪资源开发与管理规划、冰雪资源开发的保障体系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通过对全省冰雪资源普查摸底,较为全面地掌握了吉林省冰雪资源特点、分布与开发现状,为全省及各地区科学编制各级各类冰雪产业规划,系统化、动态化与信息化管理冰雪资源,合理开发冰雪产品,塑造冰雪品牌,建设冰雪项目,保护自然冰雪和人文冰雪资源环境,促进行业法规和制度建设,强化行业管理与服务等提供了扎实全面的科学依据。”金振林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