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走好网上群众路线,吉林这一年

王海跃
2023年01月16日15:14 |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小字号

2022年7月26日上午,在长春市南关区明珠街道,一场从“线对线”到“面对面”的座谈会让居民代表纷纷竖起了大拇指。当天,围绕群众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反映较多的民生问题,长春市政府办公厅主要负责人带领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相关人员和居民代表敞开心扉谈问题、话发展,党群、干群拉起了“家常”,现场一派和谐景象。

长春市“市长公开电话”进社区、听民声、解民忧。(受访者供图)

一直以来,吉林省各地各部门厚植人民情怀,站稳人民立场。一件件留言回复、一通通求助电话、一页页回访记录,生动讲述着吉林省党群、干群间真诚互动的点滴故事,如今,吉林省网上群众路线正不断走稳走实。

倾听人民呼声 汇聚人民智慧

“问题已经得到解决。吉林省上下思变,寻找突破口。相信,在省委的领导下,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经济一定会再上新台阶!”2022年10月10日,吉林省一网民在“领导留言板”为吉林省领导干部办实事的态度和速度点赞,并对“领导留言板”这个平台表达了特别感谢。

“领导留言板”截图。

原来,当年9月26日,一网民在“领导留言板”留言,提出通过“派出去、引进来”加强与浙江省对口交流,并探索乡镇农垦企业发展思路,发展吉林省县域经济。

“领导留言板”截图。

收到留言后,吉林省委办公厅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将留言交至吉林省发改委,要求具体承办部门认真核实情况、深入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在源头上高质高效解决问题。相关处室经调查、核实后,就网民提出的建议给出具体回复,并主动与网民进行电话沟通,向网民征求具体意见。

为确保网民留言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在网民建议得到回复后,吉林省委办公厅网络舆情处主动联系网民进行电话回访,认真负责的态度令网民动容。像这样干部用情用力、群众安心放心的案例在吉林并不是个例。吉林省委担当在前、表率在先,全省各级党委以群众诉求为令,压实责任,为群众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心头难题。

2022年6月底,吉林通化网民在“领导留言板”留言,反映通化市华翔雍和苑东南门到育红小学的道路没有人行道,孩子上学路上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这条路步行路段我们已经等了两年!请领导调研!”网民在留言中写道。

收到留言后,通化市委立即组织有关部门赴现场了解情况:该路段原为清华园小区开发企业建设,因企业资金周转问题未能完成。为方便居民出行,通化市委市政府决定由市住建局先行组织市政工程管理处进场施工,完成该路段恢复工作。

据了解,该项目于7月25日开始施工,8月14日完工,在各级党委及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下,原定30天工期的项目仅用19天就完成了。

网民留言反映路段施工前后对比图。(通化市住建局供图)

一块留言板,架起了一座连心桥。2022年,在“领导留言板”吉林省委书记板块,“效率高”“圆满解决”“感谢”“暖心”成为高频词。

网上察民意,网下解民忧。为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吉林省委严把留言“办理关、审核关、回访关”三道关口,铭记“不让留言无回应、不让群众等太久、不让诉求转多手、不让结果留隐忧”四不原则,严格执行“五化”闭环工作法,有效提升了留言办理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请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对各部门、各市(州)、县(市)区回复和解决问题情况连续督查几个月,直到形成良好习惯。”2022年7—8月,为落实吉林省委关于“走好新形势下的群众路线、做好网民留言办理工作”的相关指示精神,省委办公厅相关部门组成联合督查组,先后两次对全省9个市州及部分省直部门、县市(区)网民留言办理工作开展专项督查,进一步压紧压实留言办理属地责任和部门责任。

以“领导留言板”为抓手,吉林省精准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急难愁盼”,实打实解决民生问题,推动民生领域改革,实施民生工程,采纳人民建议,把好事实事办到人民群众心坎上,把人民智慧转化为惠民红利,把党的好政策化作民生福祉。

一个电话解难题 一条热线护民生

2022年夏季,正值田地秧苗茁壮成长之时,梨树县东卡篓村内由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排水沟床偏高问题,造成全村上百垧耕地被淹。一年的收成都在地里,被淹了可咋办?万般焦急之下,该村孙先生拨通了吉林省省长公开电话。

防汛抗灾救灾减灾是农业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力保障防汛设施安全通畅运行,是全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的关键。了解问题后,吉林省政府要求有关方面高度重视群众诉求,加快问题整改。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监管,加强农田灌溉沟渠综合整治,合理规定标准,提高涝区内耕地抗御灾害能力,让农田成为旱能浇、涝能排的高产农田,夯实全省粮食生产基础。  

关于孙先生反映的“农田倒灌”问题,梨树县刘家馆子镇政府积极沟通协调,第一时间加派人手帮助村民排水,并经东卡篓村村民同意后,联系施工队重新修建排水沟。

吉林省省长公开电话受理大厅。(受访者供图)

将人民诉求放在心上,将人民群众放在心里。35个人工坐席、“7×24小时”全天候人工服务、10余个领域100余项类别……吉林省省长公开电话“96118”这条民生热线为人民群众搭建起了民生平台。2022年,吉林省省长公开电话共办理群众来电28万余件,多次收到群众送来的感谢信和锦旗。

“省长公开电话是省政府联系基层、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了解民声、民情、民怨、民忧的窗口,办好了就能赢得民心,得到群众认可。”为贴近群众、服务民生,吉林省省长公开电话不断完善办理机制,重新梳理并修订《省长公开电话工作制度》,并与省政府互联网督查处建立联动工作机制,每周筛选热点难点问题汇编《民声摘报》。

“《民声摘报》为吉林省政府精准施策提供了依据,也及时传递了群众所想、所求、所盼,直接推动很多复杂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吉林省政府办公厅省长公开电话受理室主任袁静说。

规范办理流程,加强复核审核工作,加大督查督办力度,缩短办理时限……如今,不只是省长公开电话,吉林省各级政府部门的公开电话均已成为政府联系群众的重要民生平台和民生品牌,发展成为吉林各级领导干部同群众交流沟通、为群众排忧解难的重要途径。

督查“上”了网 打开常态化督查新格局

每到冬天,“温暖过冬”都是人民群众的热议话题。2022年11月30日,吉林省“互联网+督查”平台收到长春市市民王先生留言:“供热时断时续,进水温度始终在二三十度,请政府解决老百姓的疾苦,为人民做主。”

长春市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核实情况后,立即将留言转交至属地住建局,责成供热企业派人处理。启用调峰锅炉进行升温、提高供热参数……经过调整后,王先生表示,室温虽略有提升,处于达标水平,但仍然偏低。为保障群众温暖过冬,供热企业继续稳步提升供热参数,保证室外降温时室内温度只增不减。“目前该问题已得到妥善解决。我们定期调度热力公司及属地相关部门,以点带面打开解决问题新局面。”长春市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2021年10月,吉林省“互联网+督查”平台开通。该平台运用“互联网+”思维,借助信息化手段,形成统筹、规范、便捷、高效的常态化督查工作新格局,成为集民智、聚民心的又一个重要民生平台。长春市市长公开电话作为吉林省“互联网+督查”中群众留言办理单位之一,2022年共交办网民留言6347件,办结率、反馈率均达到100%,群众满意率保持在85%以上。而这,只是吉林省各级党委、政府努力走好网上群众路线的一个缩影。

针对重要敏感问题进行现场受理。(受访者供图)

为充分发挥吉林省“互联网+督查”反映社情民意直通车作用,做好网上群众工作,吉林省各级部门坚持在“帮”上做文章,在“督”上下功夫。对于一般问题,采取网上转办的方式,督促地方和部门在规定时限内核查办理并报送结果;对于重要敏感问题,通过出现场、召开协调会、形成督办单等形式加强督办,推动问题解决。

问政于民方知得失,问计于民方知虚实。一年来,吉林省“互联网+督查”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察民意、解民忧,成为吉林省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成功探索,对于贴近群众、服务群众具有重要意义。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民有所求、我有所为。2022年,吉林省各级领导干部网上发现问题、沟通了解,网下分析问题、督促解决,充分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把“老百姓盼的”与“党和政府干的”紧密相连,不断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人民群众共同画好网上网下同心圆。

(责编:王海跃、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