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吉林:发挥职称评审“助推器”作用 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马俊华
2022年11月23日17:29 |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小字号

“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对树立正确用人导向、激励引导人才发展、调动人才创新创造积极性、加快建设人才强国有重要意义。

专业技术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骨干和中坚,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日前,在吉林省第二批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工作中,300名高级职称获得者已经产生,初、中级职称评审工作正在火热开展中。同时,吉林省新职业(新业态)职称评审工作扎实推进,7人获正高职称,18人获副高职称,192人获中级职称,38人获初级职称。

健全制度体系、完善评价标准、创新评价机制、拓展评审范围,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以下简称吉林省人社厅)厚植发展沃土,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给更多千里马打开了职称的大门。

让“土专家”“田秀才”脱颖而出

伴随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吉林省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今年是吉林省连续第二年开展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工作,越来越多活跃在基层的“土专家”“田秀才”有了专业技术职称。

2021年,吉林省开展首批乡村人才职称评审工作。结合实际情况,吉林省为乡村人才“量身定制”了农经师、农技师、农艺师等9个职称专业。在评价标准上,吉林省打破“学历、论文、身份、年龄”等评价门槛,通过优化人才评价机制和方式、丰富类别和层次、明确标准和条件,确保评出来的乡村人才“有水平、接地气、能带动、合民意”。

谱好“前奏曲”,揭开人才政策序幕。吉林省陆续出台《关于激发人才活力支持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政策措施2.0版》《关于激发人才活力支持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政策措施》,吉林省人社厅通过“正名”“授权”,进一步增强了乡村人才荣誉感和使命感,激发创造力和战斗力。

打开职称参评通道,吉林省给乡村人才带来了职业荣誉感。获得职称的农民,有的每年享受相应政府补贴,有的可以享受技术服务、项目合作等政策倾斜。一系列政策举措,在农村树起鲜明导向,同时也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帮助广大农民找到“行业标杆”也带动更多人投身乡村振兴。

经过近两年评审,吉林省已累计评审出乡村振兴人才高级职称600名,在兴办民营合作社、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就业等方面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

如今,广袤的吉林大地上,乡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竞相迸发,以“评”为识才的“慧眼”、择才的“量尺”,再制定用才的“良策”、爱才的“良方”,才能有效助力乡村人才在乡村振兴大潮中激流勇进、大有作为。

让新职业从业者有里子、也有面子

科技的繁荣有力促进了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植根于数字经济沃土的新职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打破制约新职业人才发展的条条框框,探索开展新职业新业态职称评审,吉林省让新职业从业人员既有里子,也有面子。

从2021年8月起,吉林省就着手开展新职业、新业态职称评审调查研究工作,聚焦全省新职业、新业态发展实际,多次组织召开座谈会深入研究论证,重点就“评什么、怎么评”广泛征求意见。

为了积极稳妥做好全省新职业(新业态)从业人员的职称评审工作,吉林省人社厅成立工作专班并制定印发了《吉林省新职业(新业态)职称评审实施意见》,让吉林省新职业(新业态)从业人员从“不能评”“不知道怎么评 ”转变成“有方向”“有依据”。

打破制约新职业人才发展的“条条框框”,吉林省在原有相关职称评审的专业类别中,新职业(新业态)从业人员增设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网络营销、社会服务等13个新专业,其中社会服务包括家政服务、在线教育和网约车服务等新业态方向。形成了吉林省新职业(新业态)人才队伍建设梯队化,有效带动整体人才队伍发展,为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今年开始,吉林省人社厅把新职业(新业态)职称评审工作纳入每年全省职称评审部署计划,从业者获得的职称证书与传统行业职称证书具有同等效力,并上传到人社部“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务服务平台”,实现实时查询、全国通行。

据统计,2021年10月以来,吉林省人社厅先后组织专家开展了两次新职业(新业态)职称评审工作,经过盲评初审、答辩复审、专家共议、结果公示4项评审程序,509人申报参评,255人通过评审。其中,7人获正高职称,18人获副高职称,192人获中级职称,38人获初级职称。

发挥“助推器”作用激发人才活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

当前,吉林省上下正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围绕吉林省“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吉林省人社厅进一步拓宽人才认定范围,细化人才认定等级。同时,破除人才评价“四唯”倾向,将人才的专业稀缺度、社会贡献度与重点产业发展融合度、业内权威性等因素纳入综合评价体系,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评估人才类别等级,让人才认定标准更为科学合理,操作性更强。

2021年,吉林省组织开展全省首批“高精尖缺”高技能人才职称单独评定,共有60名高技能人才获得高级职称。

坚持为人才创新创业搭建平台、创造条件,吉林省人社厅开展技能人才评定“直通车”服务,使技术工人成为“工人教授”,树立了鲜明的人才评价导向,让人才真正有“用武之地”。

提升劳动技能,吉林省还将对获得省级荣誉称号、作出突出贡献的吉林工匠分批次、分类别开展常态化技能人才职称评审工作,加强高技能人才与专业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发现、培养、集聚一批高素质、高水平的技能人才和创新团队,为吉林全面振兴提供更多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全面引导人才在各项事业发展中真正聚心、聚力、聚智,吉林省坚持树立注重实际贡献、突出岗位绩效、聚焦工作质量为核心的评价导向。重点对创新水平高、转化应用效果好、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贡献大的高技能人才,实行单独、专享、特殊的职称评定政策,激发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创造创优活力。

着眼未来,从评定职称出发,吉林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将为各类人才塑造人生提供更丰富的机会、创造建功立业更有利的条件,发挥人才的主推作用,让人才在推动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路上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

(责编:马俊华、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