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吉林隆源农业:科技助力“节肥增效” 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

马俊华
2022年10月21日14:29 |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小字号

“专注黑土保护,助力乡村振兴”,还未走进吉林隆源农业服务有限公司现代农业展示基地,复合肥生产高塔上的两行大字便映入眼帘。

走进该展示基地,近5000平方米的智能实验温室很难让人联想到传统农业。智能实验温室内宽敞明亮,模拟了东北地区各类生态环境,根据实验情况种植着不同品种大豆和玉米。“这边种的是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以下简称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的七个不同品种的大豆,现在已经有两种大豆收获了。”在参观的过程中,吉林隆源农业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隆源农业)总经理王平介绍。

智能实验温室试验田中种植的大豆。人民网 马俊华摄

智能实验温室试验田中种植的大豆。人民网 马俊华摄

近年来,随着黑土地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绿色环保肥料出现在长春的田间地头,化肥用量也在不断减少。

为了更好地保护“耕地中的大熊猫”,长春市成立了市委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长春市粮食安全工作暨黑土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中共长春市委长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的实施意见》,调整黑土地保护管理机构,组建黑土地保护专家委员会,综合协调25个市直单位和17个县(市、区),建立起政府领导、上下联动、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大格局。

2020年,隆源农业转型升级,聚焦保护黑土地,秉承“节肥增效”的理念,研究各类黑土地保护的新技术,聚力保护“黑土粮仓”。

隆源农业生产的不同类型的肥料。人民网 马俊华摄

隆源农业生产的不同类型的肥料。人民网 马俊华摄

致力于增效肥料的研发和生产,隆源农业利用现代生物科技和微生物发酵手段,相继开发出适合东北土壤和作物的功能性肥料、生物有机肥料等,将黑土地保护融于肥料施用中。

同时,隆源农业建设黑土地保护与应用数字平台,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技术手段,为黑土地保护提供信息化支撑。

不同地区的土壤样本展示。人民网 马俊华摄

不同地区的土壤样本展示。人民网 马俊华摄

2021年,以“养好、用好黑土地”为目标,隆源农业与中科院东北地理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中科院东北地理所、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建立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研究院,共同探索黑土地保护技术体系应用与推广新模式。

长春市将人才、资金、项目、政策等聚集,与中科院东北地理所就“黑土粮仓”科技会战开展市、县两级战略合作。根植于“黑土粮仓”科技会战,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研究院系统开展梨树模式等保护性耕作、智慧农业等技术研发与应用,形成“用得上、留得下、推得开”的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成果。

如今,在隆源农业,从规模化向数字化的转型已经完成。东北黑土地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研究院配套建设了智能实验温室、智慧农机服务中心、数字农业展示运营中心和黑土保护展示推广中心等。

隆源云农智慧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的大屏幕。人民网 马俊华摄

隆源云农智慧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的大屏幕。人民网 马俊华摄

同时,隆源农业全力打造社会化服务创新平台“隆源云农”,构建“服务中心+云农场”的发展模式。在隆源云农智慧农业大数据管理平台的大屏幕上,所监测的作物分类、地块信息、土壤情况、作物长势等情况一目了然,实现粮食从种植到收储的全产业链服务模式。

“我们成立了黑土地保护培训中心,提供黑土地保护技术、无人机飞防技术和高产栽培技术等培训,每年能培养1万名‘农技能手’和‘致富带头人’,带动了更多农户参与黑土地保护工作,为乡村振兴工作创造示范带动效应。”王平说。

据悉,今年长春市推广保护性耕作面积发展到1090万亩,已连续两年保持在千万亩以上。目前,长春市已开展农药减量控害、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新建6个化肥减量示范区。

因地制宜,分区施策,长春市打造了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田间地头、具有长春特色的“提质增肥、改良培肥、增碳提质、林—田—水综合修复”四位一体黑土地保护新样板。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工作,长春市将实施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示范区建设等重点任务,推广保护性耕作、绿色防控等重要农业技术措施,推动黑土地保护工作取得更好成效。

(责编:马俊华、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