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团结兴州 绘就“和美”画卷
“红太阳照边疆,青山绿水披霞光,长白山下果树成行,海兰江畔稻花香……”今年9月3日,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州)成立70周年的日子。
70年来,延边州各族人民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发展促进团结、以团结保障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延边州以实施“团结兴州”战略为平台,积极构筑“一核、两极、多点支撑”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不断巩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成果,全力推进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事业当作生命线
“9月是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我们组织开展文艺体育、技艺比赛、展览展示等富有特色的群众性活动,并把这些活动与为各族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结合起来,通过开展法律咨询、就业服务、医疗卫生科技文化下基层、慰问送温暖等方式,使‘民族团结’言之有物、行之有效。”据延吉市民宗局民族事务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延吉市始终把维护边疆民族团结稳定和谐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形成了党政齐抓共管、上下联动协调、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课程,建立健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工作机制、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重点围绕民族与自然、民族与英雄、民族与生活、民族与融合、民族与国防等教育,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月”“民族法制宣传周”等宣传活动,打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广场和教育实践基地,使其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精神家园。
在体制机制上,历届党委政府强化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各项工作“一盘棋”的理念,把民族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安排、同步考核。在政策落实上,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制定了《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先后颁布实施单行条例43部,出台决议和决定120余个,形成了较完备的政策法律法规体系。
延边州在全国自治州中最早开展“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先进个人表彰”活动,还率先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七进”模式。近年来,全州还在城市民族工作中推广“民族团结进步促进会”模式、在边境一线实施“民族团结·富民固边”活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全覆盖。
在延边,“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成为共识。牢固树立“抓好民族团结是本职、抓不好民族团结是不称职、不抓民族团结是失职”的理念,将民族团结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干部教育培训内容和中小学教学课程、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范畴,凝聚民族团结工作合力,不断增进“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
文化教育传承 民族团结“金种子”生根发芽
走进延吉市中央小学,迎面走来的学生们彬彬有礼送上问候并躬身行礼;教室长廊两侧,“民族团结一家亲”的照片,展示着各民族同学互帮互助、天天向上的故事。
延吉市中央小学是一所具有百余年历史的城区民族小学。近年来,延吉市中央小学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开设了“七彩幸福花”“民族文化日”等课程体系,以“民族团结月”“艺术月”等节庆活动课程作为补充,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落实到学校日常教学和实践当中。
延吉市中央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五年级中队活动。(资料图片 延吉市委宣传部提供)
从2009年开始,延吉市中央小学就与多所小学结对子,组织师生开展“民族学校手拉手联谊”活动,相同年级结成民族团结姊妹班,共同举办讲故事、课本剧展演、读书选拔赛等活动,增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情谊。
“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2021年以来,学校依托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了班班传党旗活动。师生们通过党旗传递仪式、主题班会、展板等形式,深切感悟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程之伟力。
“我们始终坚持要潜移默化地厚植学生爱党、爱祖国、爱中华民族、爱家乡的情感。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金种子’在校园里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延吉市中央小学校长姜海英说。
朝鲜族农乐舞。(资料图片 延吉市委宣传部提供)
“每到大型节庆活动,一定少不了象帽舞表演。”延边州汪清县鸡冠乡影壁村村史馆馆长孙清团介绍,象帽舞是朝鲜族农乐舞的一种表现形式。2009年,朝鲜族农乐舞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如今,影壁村的文化生活总是弥漫着朝鲜族农乐舞的优美旋律、满族秧歌的鼓乐和村民的欢笑声。
“我们村有120平方米的农乐舞展示排练厅,还有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的村史教育基地和长1000米的党史一条街。”孙清团说,现在生活好了,每天晚上大家都愿意出来转一转、玩一玩,象帽舞队已经超过30多人了,是全乡的文化招牌!
不仅有超过30余人的象帽舞队,影壁村还有由60余人组成的专业秧歌队。两种舞蹈形式交融,欢笑声不断,各族人民在一起交融交往交流,构成了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温暖画面。
朝鲜族农乐舞表演(资料图片)。人民网 马俊华摄
交融交往交流开出民族团结“幸福花”
10月1日,延吉市建工街道延虹社区以第70 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为契机,开展“喜迎二十大 趣在重阳节 共话邻里情”民族团结主题活动。
在这个辖区面积1.1平方公里、总人口7000多人的社区,汇聚了11个民族的中华儿女,大家其乐融融,心手相牵,逢年过节,社区举行庆祝活动,居民们都会踊跃参加,氛围融洽。
今年3月,延边州民委、延吉市民宗局将延虹社区打造成了民族团结宣传社区。走进社区,民族团结元素随处可见,各民族特色节日跃然墙上,有春节、端午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还有满族的开山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朝鲜族的花甲节等,社区结合特色节日节点开展相应的民族团结活动,场面十分热闹。
在珲春市,20多万人口中生活着30多个少数民族。“每逢重要节日,大家都聚在一起做美食、演节目。汉族居民几乎都会腌制朝鲜族泡菜,朝鲜族居民也都会包饺子。”珲春市新安街道长安社区居民沈金荣说。
自2017年实施全国双语和谐(乡村)社区示范点建设以来,长安社区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引导各族群众尊重彼此文化、互相学习语言、增进文化认同。
在延边州,这样的多民族聚居社区随处可见。立足构建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延边州建立和完善州、县(市)、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民族工作网络,还以各民族重要节日为载体,组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将各民族风俗潜移默化融入休闲娱乐,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认同感。
文化是多民族和谐交融、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纽带。延边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延边历史文化资源出发,深入挖掘和运用延边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料,积极传承、保护和发展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2018年起,延边州每年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民族文化事业发展,保护传承满族剪纸、朝鲜族洞箫等非遗项目,搜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300项,打造了舞剧《阿里郎》等文艺作品。
延边州着力推动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积极创造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社会结构和社会条件,促进各族群众情感、文化、利益“三融合”,使各族群众做得了和睦邻居,交得成知心朋友,结得成美满姻缘。
延边州还建立完善服务少数民族机制,通过“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活动中心”“城市少数民族工作站”等服务平台,为少数民族群众提供系统化管理服务。同时,在各族群众中开展爱心帮扶、扶贫助困、邻里互助等志愿服务活动,传递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正能量,鼓励各族群众团结共事。
手足相亲、携手同行,作为连续5次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延边州把尊重、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与传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为一体,精心培育民族团结进步的深厚土壤。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延边各民族人民共同的心声。如今,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和美”画卷,在广袤的延边大地逐笔绘就。新时代的延边,民族团结之花越开越艳,中华民族共同体主旋律越唱越响。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