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长春市“六城联动”|引才育才用才,关于“人才”网友们建言献策

“六城联动”是长春市十四次党代会上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更好倾听民声、尊重民意、顺应民心,推动长春市“六城联动”相关政策措施落地见效,长春市委办公厅、长春市委网信办、人民网依托“领导留言板”开展建议征集,邀请社会各界提供宝贵意见建议。
长春市“六城联动”引发网友们热议,围绕引才育才用才,网友们建言献策。
网友: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建设国际汽车城需要高度重视人才发展。建议引进新势力电动车厂落地,带动产业链、技术、人才发展。
推进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好培养人才、使用人才、依靠人才。通过建设国际汽车城,推动长春实现高层次人才和高科技成果等创新要素的集聚,激发创新人才活力,进一步通过创新驱动产业升级。
网友:建议加快城乡人、地、技三大要素双向流动
建设现代农业城需要加快城乡人、地、技三大要素双向流动。“人”的要素方面,要在引进人才方面下大力气,探索返乡人才和创业人员加入乡村的实现路径;“地”的要素方面,建议探索将位置偏远、闲置废弃、零星分布的存量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整治出的指标在市域范围内流转使用,解决农业项目土地供给不足的问题;“技”的要素方面,要突出长春农高区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的建设,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
网友:以科技人才助力现代农业城建设
加强基层科研条件的支持,培养更多的业务人才。基层科研部门是科研创新和应用的关键环节,他们更接近生产一线,他们的研究项目更容易直接应用到生产一线,解决生产的困难,实现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益的提升。因此加强科研基础设备的投入,使之具备良好的科研和发展条件,利于培养更多的业务人才,产出更多的科研成果。
加大对现代农业城发展人才支持,对现代农业城发展人才需求进行调研,对相关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以项目形式进行支持,依据所承担的创新创业项目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综合评估情况,每年择优资助批次专家。
积极落实国家科技成果转化法,对所有引进人才、本地人才,在省内创办的企业或科研成果在吉林省转化落地的项目,可以用研发的技术入股企业。对双肩挑的技术领导干部,在技术成果转化上建议给与更充分的空间,真正落实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最大限度调动人才积极性。
建立有效的科技特派员制度,希望长春市在农业现代化推进中也采取特派员制度,同时根据科技特派员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安排与专业相关的指导工作,提高指导效果;对科技特派员进行技术考核评价,给予不同的资金支持,真正起到科技特派员的作用。
网友:人才兴业是根本
人才兴业是根本。建议对本省走出去的农村高校毕业生出台扶持创业政策,帮助其立足本乡本土开展创业。同时,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的确认进行突破政策性的试点,吸引外省市资本及人才的流入,通过政策的突破,弥补对外来人才引进吸引力不足的短板,加快长春现代农业城建设。
网友:强化人才支持和保障
为加快推进科创城建设,强化人才、场地、财力的支持和保障,建议给予个人住房租赁补贴,给予办公用房租金补贴,给予财政贡献奖励,给予资本招商奖励,涉及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特殊人才的相关支持政策,实行“一事一议”和“一人一议”。
网友:引进代表性人才,全面建设文化创意城
时代铸就文化魂,春风吹拂产业兴。在“奋进新时代、建设新春城”的伟大征程中,长春文化产业是一缕喷薄的朝阳,不断照亮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美好期待。
建议增设文化科技馆、文化体验园,引进代表性人才,逐步形成以数字内容、影视生产、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现代演艺等为优势发展行业的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格局。
网友:培育文化产业人才,建设文化创意城
建议以原创文化内容为要素,挖掘吉林省冰雪文化、电影文化、汽车文化等文化主题的内容创作;以培育文化产业人才为发展目标,深入推进与吉林省各艺术院校、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专业合作,开展专项人才培养计划;以创新思想创业指导为结构的运营模式,创新文化产业跨界合作、探寻文化创作在数字媒体时代的强效融合,建设文化创意城。
推动长春市“六城联动”重要部署落地见效
网络征求建议正在进行
欢迎您通过
提出宝贵意见建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