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吉林频道

吉林梨树:牢记嘱托 护好黑土地 筑牢“压舱石”

李洋
2022年07月21日08:39 | 来源:人民网-吉林频道
小字号

盛夏时节的吉林梨树,沃野千里、绿浪滚滚。行走在广大乡村,放眼望向田野中,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

梨树县全国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人民网李洋摄

梨树县全国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人民网 李洋摄

梨树县位于素有世界“黄金玉米带”之称的松辽平原腹地,是全国重要的产粮大县。近年来,梨树县把保护黑土地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从2007年开始探索实施了以“秸秆覆盖、条带休耕”为主要内容的保护性耕作“梨树模式”,为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提供了“梨树方案”。

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强调,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留给子孙后代。

如今,两年过去了,吉林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去年粮食总产量跨上800亿斤台阶。

800亿斤何以实现?“梨树模式”功劳不浅。

“如今,‘梨树模式’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推广面积由2020年150万亩,发展到2021年230万亩,今年有望实现280万亩!”梨树县农技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兴奋地说。

梨树县农技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人民网 李洋摄

梨树县农技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人民网 李洋摄

“黑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我得拼尽全力让黑土地重新泛起油光,让农民种出更好的粮食。”在无数个日夜里,王贵满与科研人员一道,研究推广秸秆覆盖地表、免耕少耕的保护性耕作模式。

今天,“梨树模式”是成为防风固土、培肥地力、抗旱保墒、节本增效的综合代名词,已成为越来越多当地农民的共识。梨树县高家村种植大户杨青奎介绍,通过秸秆覆盖还田免耕,他家一垧(15亩)玉米地比过去增效2000多元,增产2000多斤。

“一开始,我想用20年时间取得实验成果,切实为黑土地保护做点事,没想到这个试验‘开花结果’的时间提前了。”王贵满说,自己赶上了黑土地保护的好时候,干劲更足了。

梨树县全国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人民网 李洋摄

梨树县全国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人民网 李洋摄

梨树县全国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人民网 李洋摄

梨树县全国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人民网 李洋摄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为了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王贵满及其团队也正在商讨黑土地保护“梨树模式”升级版,即以300公顷集中连片土地为一个单元,在黑土地保护中尝试引入金融、保险、仓储等生产要素,建立“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实现黑土地保护与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对接。“帮农民真正找到适合的技术,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

四平市优质玉米产品展厅。人民网 李洋摄

四平市优质玉米产品展厅。人民网 李洋摄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保护好黑土地,意义重大。近年来,吉林省密集出台助力保护黑土地各项举措,农业机械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也在不断推进。就是要全力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造福子孙后代!

“合作经营,共同致富!”在梨树县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场雷阵雨降临后,把院子的大型农机冲刷得锃亮,也将一组组标语映衬得更加醒目。

梨树县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民网 李洋摄

梨树县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民网 李洋摄

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型农机。人民网 李洋摄

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型农机。人民网 李洋摄

生产作业机械化是这里的一大特点,合作社充分利用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政策,全面提高农机装备水平。覆盖农业生产的耕、种、管、收各个环节,实现了全程机械化作业。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卢伟介绍合作社产品。人民网 李洋摄。

卢伟介绍合作社产品。人民网 李洋摄。

卢伟合作社产品。人民网 李洋摄。

卢伟合作社产品。人民网 李洋摄。

梨树县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民网 李洋摄

梨树县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民网 李洋摄

今年,卢伟合作社围绕延长产业链条,将农机服务拓展到种植业的土地托管、代种代耕、粮食银行等全过程。目前,入社农户每公顷土地纯收入可达到1.6万元以上,比2020年增加了4000多元,已经成为联农、带农、富农的合作社发展样板。

今天,高标准农田让农业生产更有底气,更“黑”更有劲儿的黑土地让农民更加安心。在这块大有可为的土地上,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里,吉林梨树一定牢记嘱托,筑牢粮食生产“压舱石”。

(责编:马俊华、谢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